識事物。因為,一切的證據都來自於眼耳鼻舌身,假如它們有錯的話,我們就毫無辦法了。這就是常人的觀點。
佛的般若波羅密多的觀點是什麼呢?雖然佛理解常人的觀點,但是佛的觀點已經超越了常人。佛說過:我不與世俗人爭論,但世俗人會與我爭論。這句話的意思是:世俗人看到的,佛也不說他們沒有看到,他們是看到了,從世俗人眼睛的角度,佛可以理解這些存在的東西。但是,他們所看到的,並不一定存在;他們覺得不存在的,也不一定不存在。
如前所講,我們認為一切有為法都是有生有滅的,而證據則來自於我們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即使是上師或佛陀的教言,也要透過耳朵才能聽聞,不然如何聞法呢?總而言之,如果不靠眼耳鼻舌身,我們是沒有辦法辨別事物存在或不存在的。而現在,我們卻要透過佛的推理方法來推理觀察。
(三)抉擇法無我的邏輯
1、從因的角度去觀察,抉擇不生。從因的角度推理,叫作“破自他生因”。“破自他生”是指破除“自生”和“他生”,這種推理的邏輯叫作“因”。破自他生因也叫作金剛屑因。這種邏輯是如何推理的呢?
首先,要觀察有無“自生”的可能。這是不可能的!平時,我們也不認為諸法是“自生”的。在外道中,有“自生”的觀點,他們的依據是一個比喻:從太陽落山到第二天天明之前,雖然看不見太陽,但是,不是太陽不存在,太陽是存在的。他們認為:同樣,在稻芽沒有產生之前,僅僅是看不見稻芽而已,實際上它也是存在的。這是部分外道的觀點,常人不這麼認為,故也無須特別去破,這裡主要是破“他生”。
很多人認為:“他生”是正確的。例如,我們認為稻種和稻芽是兩種不同的物質,所以,稻芽是他生的。下面我們來仔細地觀察一下,觀察時同樣沒有教條可循。前面曾經講過,佛教裡沒有教條。所謂教條,是指對於一個教派的觀點和教義,不管是對是錯,都要去相信。但佛教並不是這樣的,那我們該如何觀察呢?
如果諸法是“他生”的,就有一個明顯的漏洞。例如,稻芽如果是因稻種而生的,那麼它們的存在是同時的,還是有先有後呢?
如果是同時存在,就不對了。因為,這意味著因、果同時存在,即因存在時果也存在,果存在時因也存在。既然因存在的時候果(自己)已經成立了,因還須對果起什麼作用嗎?實際上,這個因是沒有用的,即稻芽不因稻種而生。這種邏輯,我想大家都能夠理解。
“同時存在”的概念是什麼?即是指兩個事物不是相互觀待的,而是各各獨自成立。若因和果是同時存在的,它們之間就根本不可能有因果的聯絡。“因”根本沒有給“果”帶來什麼影響,怎麼會是它的因呢?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認為,有因有緣才有果。所以,因果同時存在是不對的。
不過,很少有人覺得因果是同時存在的,大多數人的觀點是“明年長出來的稻芽,在今年的稻種上是不存在的,只有當溫度、溼度等所有的條件具備以後,才會產生一個以前不存在的新稻芽。”這是宏觀世界中常人很粗陋的觀點,而微觀世界已經超越了常人的概念。當我們在最微觀的世界中去觀察時,會發現微觀世界中的所有物質都是一剎那一剎那地生滅,第二剎那時,第一剎那已經不存在了;而第一剎那時,第二剎那還沒有誕生,那麼,所有的物質的存在都僅僅是一個剎那而已。
這一點,很多學物理的人都知道。量子物理中的測不準原理就是來自於此。測不準原理是指:對於一個非常小的粒子來說,它的速度和位置是無法同時測量的。如果它的位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