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蘇聯外長莫洛托夫予以解釋,並且通知說,德國將取道芬蘭向挪威北部派遣增援部隊,又解釋說,德軍進入羅馬尼亞是派軍事代表去幫助羅馬尼亞訓練部隊。
由於“海獅計劃”的存在成功地掩蓋了希特勒的作戰意圖,至一九四一年六月中旬止,德國已經在其東部同前蘇聯的邊境上集結了一百九十個師、共約五百餘萬人,三千八百多輛坦克,五萬門大炮和五千一百多架飛機。但是蘇聯人卻對希特勒的種種承諾和解釋信以為真,因而對德軍的軍事部署並未加以注意。在德國發動進攻前,蘇聯西部邊境各軍區軍以上的司令部均駐在城市裡,部隊也照常進行野營訓練,前沿各師的陣地上只有個別連隊值班。各軍區的通訊部隊還在參加國防施工,野戰炮兵和高射炮兵照常在射擊場打靶或在軍區集訓。蘇聯空軍的飛機多集中於少數幾個機場上。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國突然不宣而戰,以一百九十個師,五千一百架架飛機,大舉進攻蘇聯。德軍就象在進行軍事演習一樣,十分順利地實施著“巴巴羅薩計劃”,而前蘇聯方面毫無防備。德軍航空兵對蘇聯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樞紐、陸海空軍基地及部隊營房施以毀滅性轟炸,致使蘇聯幾乎完全癱瘓。德軍又空襲了蘇聯西部地區的六十六個飛機場,使蘇軍損失了一千二百架架作戰飛機。蘇軍面對敵人狂風暴風般的猛烈突襲,差不多完全喪失抵抗能力,只好向內地撤退。
“巴巴羅薩”計劃總的戰略目標是:在對英作戰結束以前,以坦克,摩托化及航空兵部隊實施閃電式的突然襲擊,分割圍殲蘇軍西部主力,而後向戰略縱深發展攻擊,攻佔列寧格勒,莫斯科和頓巴斯,於一九四一年年入冬之前以一系列快速的進攻擊潰蘇聯,結束戰爭
而除了德國以外,義大利、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的部隊在希特勒的要求下也對蘇聯發動襲擊。另一個參與進攻蘇聯的國家是芬蘭,由於蘇聯在建立“東方戰線”的時候侵略芬蘭,並割佔了芬蘭的部分土地,所以芬蘭在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宣佈將攻擊蘇聯,以取回其在兩年前的冬季戰爭中所喪失的土地。芬蘭在戰爭初期奪回被蘇聯割佔的土地後就停止了進攻。另外芬蘭軍隊亦參與了對列寧格勒的包圍。這場被稱為“繼續戰爭”的衝突持續到一九四四年。
於是希特勒吧所有的參戰部隊編成三個集團軍群和三個獨立行動的集團軍,準備在三個戰略方向上實施進攻。
“北方”集團軍群是以消滅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蘇軍,佔領港口,使蘇軍艦隊失去基地並阻止蘇軍向東撤退,以便在有力條件下向列寧格勒推進。
“中央”集團軍群是以向佈列斯特和明斯克方向突擊,割裂蘇軍防禦的戰略正面,圍殲白俄羅斯境內的蘇軍,爾後向斯摩稜斯克方向進攻,直指莫斯科。
“南方”集團軍群是以向基輔方向進攻,奪取基輔以南地區的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的蘇軍陣地,然後向頓巴斯發展進攻。
以上是德軍進攻蘇俄的基本戰略態勢。
在戰事的最初幾個星期對蘇聯紅軍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由於斯大林對德國發動戰爭的時間和進攻方向估計的嚴重錯誤,加上許多紅軍將領在斯大林發動的肅反行動中喪生或者被流放而嚴重削弱了蘇軍的作戰和指揮能力,蘇聯對德意志帝國發動的閃電戰猝不及防,導致戰爭初期蘇軍損失慘重,戰爭前蘇聯著手建立的“東方戰線”被德軍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