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深得全球人民喜愛,是大面積種植的蔬菜之一,屬茄科草本植物,原產地南美,十六世紀英國人傳播至歐洲,十七世紀蔓延至全世界。
而另外一邊種植的芹菜,呈現傘形,清香濃郁,這類蔬菜屬於高纖維食物,經腸道吸收產生一種抗氧化劑,常吃芹菜有助於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原產地中海和中東,是一種食用性輔料。
營養價值極高,還具有藥用功能,儘管如此,對於婚育期的男士來說,還是少吃為妙,芹菜有殺、精功能……
平時除了種菜、收菜外,袁本初連基本的澆水都不會去幹,第一是懶,第二是沒必要。
聚寶盆轉換過得泥土,肥力之高令人咂舌,且不說其蘊含著何種不為人知的神秘物質。無需悉心栽培就能收穫美味可口的蔬菜,何必多此一舉?
袁本初拿著一個小鋤頭,有模有樣地鬆土,思考著聚寶盆的妙用,他還是耿耿於懷,按理說普通的蔬菜、花卉都有效用,野山參為什麼就無法種出來?
當然這只是自尋煩惱,鋤草鬆土無非是緩解波動的情緒,找些事來做,轉移下注意力也不錯。
“咦!這是什麼?”袁本初用小鋤頭翻開泥土,一條10cm的類蚯蚓的生物捲縮在一旁,直徑大約1-2cm,背面紫灰色,後部顏色較深,剛毛卷稍白。
仔細觀看了下,袁本初肯定這條“異物”不會是蛇!沒有眼、鱗片等蛇類的特徵,並且面板呈現波紋褶皺,伸縮性極強。
有些黏糊糊的感覺,十公分的參環毛蚓根本不可能啊,違背了生物進化的法則!在我國蚯蚓的品種喜南方氣候的除了這種外,還有白莖環毛蚓、湖北環毛蚓、威廉環毛蚓等。
袁本初身為農家子弟,對於蚯蚓是十分了解的,雖然學名不知道,卻認得可以入藥的參環毛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龍。
顏色、明顯特徵都符合參環毛蚓,袁本初不奇怪菜地裡有參環毛蚓,奇怪的是,為什麼地龍會長這麼大?
參環毛蚓是國產蚯蚓比較大隻的一類,在120毫米-400毫米這個區間,10厘米的在目前來說這個品種是沒有出現的。
當然一些奇異的蚯蚓不在其列,比如已知世界上最長的蚯蚓,是1937年在非洲一個叫做屈蘭斯瓦爾的地方捕到了一條長6。71米的巨型蚯蚓。
百思不得其解的袁本初,突然發現捲曲的地龍,開始擺動身體了,頭部的口吞食著泥土,似乎很享受,長度也略微提高了1-2毫米。
隨後尾部撐著土直立,小嘴巴一開一合,頗為可愛,不過對於潔癖的人來說無異於九雷轟頂。
“額,不會是吃了泥土變大的吧?”袁本初喃喃自語,卻不料一件打破了他的世界觀'墨齋小說‘整。理'提。供'的事情,活生生地發生在眼前。
變異地龍極富人性的點了點頭!雖然蚯蚓沒有面部表情,但這麼高難度的動作發生在環節動物身上實在是匪夷所思。
發生在哺乳動物身上才合理吧!比如小狗、小貓之類,跟人待久了,通人性很正常,誰聽說過蚯蚓能聽的懂人話?
如果說出去,大多數都會把袁本初當做患有幻想症的神經病吧!不論如何,事實擺在眼前,容不得他懷疑。
為了再一次驗證地龍是不是具備智商,袁本初試探性地說道:“你能聽懂我的話?”
似乎地龍明白了袁本初的疑惑,順著小鋤頭的木柄爬出了水泥菜盆,來到一處平坦的地面,同樣用尾部支撐,如同蛇類進攻姿勢一般。
蹲著的袁本初,眼睛絲毫不敢懈怠,盯著它的一舉一動,又是一個點頭的動作,附帶著搖頭晃腦,略帶撒嬌的意味。
“我的天啊!這個世界怎麼了,連蚯蚓都如此聰明,叫人情何以堪啊!”袁本初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