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願啊,正經小女娘身世再悽苦,也不會自甘墮落到成他人小妾。” 不說讀書人不恥,即便是平頭百姓,但凡有口氣有腦子的,哪家會送閨女去給人做小妾。 王書生義憤填膺地道,也因著王書生的話,打消了陳書生起先對李銘豐身份的疑慮。 畢竟,若李銘豐真是淄州李氏一族的後生,他們當著面談論起李通判之事,多有不妥,搞不好招惹來禍事。 秋生聞言默了默,隻手提起茶壺,為三位友人添茶,狀似好奇地問。 “你們怎知,李通判就是李太師的親侄兒?”秋生說著,瞄了眼身旁的銘豐,示意道“正如我兄弟所言,李氏如今在淄州乃大姓氏,不僅只有被御封的李氏一族,不是。” 秋生相信,能傳出此等小道假訊息的,該是沒幾個人知曉。 不然,如李通判此人的作風,早就引起李氏一族的注意,再有懷城叔常年在城內營經打理買賣,怎的可能沒聽過風聲。 趙書生聞言道,“這,你們便不知了吧,與咱們一塊住的同窗裡有位姓宋的書生,他便是太師的養子。” 銘豐一口茶險些噴了出來,尷尬地抬起袖子抿了抿嘴角,訕訕笑道。 “你們說,太師的養子?” 趙書生此話,無不讓當事人宋秋生愕然僵愣,添茶的手抖了抖,不過很快被他臉上的笑意掩飾了過去。 陳書生用扇子擋住聲音,低聲肯定道,“正是。” “看來你們是真不知,據傳太師十多年前便收養了一對宋氏姐弟,其弟更因著太師與長公主的身份,嫁入了梁親王府。” 秋生聽到這,臉色上難以自持,好在同桌三人沉浸於事件之中,並未察覺。 銘豐眼角稍稍掃了眼秋生,語氣淡定地問,“聽你們這般說來,那位宋書生如此有臉面的人物,如何會與你們——,不是,與咱們一同委身此等廉價的宅舍。” 趙書生撇撇嘴,“唉,誰說不是,起先咱們也不信,但是,李通判來咱宅舍尋過那位宋書生幾回,若不是真的,二人如何有此聯絡。” “聽他說起,此次回鄉赴考,太師多有提點,讓他切匆招搖,所以,不得不隱瞞了身份,與咱們一同住在宅舍。” 秋生與銘豐聽到這,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感情是李通判與宋書生二人聯手騙了眾人。 王書生剝著花生,鄙夷地道,“切,依我看來,不過是小人得志,宋書生雖然與咱們同住宅舍,說不招搖卻不然,若真想隱瞞身世,為何又要與咱們說這許多,如今到城裡赴考的學子,誰人不知道他的身份。” “雖然,其姐嫁入皇家,到底是仗著李太師與長公主的勢,在我看來,你們一個個的成日被他唬得五迷三道,我倒總覺著這位宋書生怪怪的,指定平日裡不咋受李太師的重視,他那滿身的窮酸味兒,自以為是的小聰明勢力眼,半點不像裝的。” 王書生越說越起勁,甚至點評上幾句,“誒宋兄,李兄,你們是不知,這貨五天餓八頓,你們說說,像樣嗎?” “要不然,便是為了佔同住書生的便宜,跟他同住一屋的幾個書生,日日省下的口糧全進了他的肚子,還不是為了借他的關係,日後好乘載上太師府這棵大樹。” 提到這,王書生像是想起了什麼,再次壓低了聲音。 “我跟你們說哦~嘶~。” 不想,王書生接下來的話剛出口,就被趙書生在桌子底下踢了腳,疼得齜牙咧嘴。 如此動靜,秋生與銘豐不約而同地看向趙書生。 趙書生見此,沒法再佯裝沒事人,訕訕地道,“不是小生不願多嘴,而是此事,不是我等書生所能妄口巴舌,還望宋兄李兄諒解。” 陳書生也點頭道,“確實,這事說不好——。” 說著,用摺扇比劃脖子,喻意[掉腦袋]。 原本興起的王書生,似也醒過神來,膽戰地縮了縮脖子,尷尬地道。 “正是,算了算了,不提這些了。” 他們只願自身寒窗苦讀多年的學識,別在這當子口出妖蛾子,莫要因一時口舌之快,招來禍事。 秋生與銘豐雖好奇他們幾人想隱瞞的事,但也不急於一時,會意地同頭附和。 秋生舉杯道,“好,難得今日我兄弟二人與三位兄臺相交甚歡,這頓茶我來作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