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的主將、各級將領以及兵力的情況,一面將訊息傳給後方,一面繼續跟著塘兵往前追擊。
他知道前方還有一萬敵軍,也知道真打起來,這一萬人一人給他一拳,就得把他這個不到兩千人的遊兵營碾碎。
但馬科並不害怕。
這種無懼並非建立在勇氣上。
當個大頭兵、管隊甚至百總,勇氣與武力非常重要。
但到了把總以上,軍事問題就需要管理、技術、直覺、經驗、協作、決策和執行來解決。
是來自後方的情報,讓馬科知道友軍已在出關後鋪開,靈州南部的平原已被佔領,他的側翼非常安全,可以放心大膽地率軍前壓。
他們控制了戰場,戰術選擇的餘地就很大。
只不過再次武裝偵察,馬科必須承認,他的動作還是慢了些,一個營擊潰張應昌右鎮四營的不世功勳,他是沒那個運氣拿。
儘管夜晚的視野很差,馬科還能是大致看出明軍佈置,這是因為明軍為防備襲擊,在營地外圍的灘塗每個數十步便點起篝火。
金銀灘是一塊被東西兩條南北流向的秦渠分隔,東西寬五六里、南北長八九里,南寬北窄的三角河灘。
河灘上都是肥沃的灌溉田地,夾雜了幾處村寨。
透過灘塗篝火位置,馬科基本能確定,明軍是在灘塗正中間紮下營地。
因為防備夜襲有固定方式,明軍都學過,馬科自然也不例外。
那些篝火往裡是哨塔望樓,哨塔上面常備名叫‘望子’的偵察兵,都是視力上佳計程車兵,方圓百步一座樓。
樓下設鋪,專選幾個叫‘聽子’的兵,要求是睡不踏實其實也就是神經衰弱的兵,聚在帳中,配備一種野豬硬皮做的空心葫蘆枕,能偵聽見遠處大隊人馬活動的聲音。
這營地位置選得狡猾,張應昌給灘塗周邊都留下了二到三里的空地,顯然是其為防備元帥軍火炮做的準備。
這個距離,決定了所有野戰炮,想要平射轟擊他的營寨,都得過河。
但重炮和車馬過了河就有被襲擊的風險。
這種好進難出的地形,在兵法上叫掛地。
孫武的建議是在這樣的地形,要趁敵人沒有防備,以突擊取勝;若已有防備,出擊又不能取勝,難以回師,這就不利了。
而出師不利,敵軍出師也不利的地形,就成了支地,孫武建議率軍假裝退卻,誘敵出擊一半時再回師反擊,這樣就能化不利為有利。
所以馬科並未輕舉妄動,只是命遊騎沿東西兩道秦渠北上,徹底切斷明軍營地與外界聯絡。
這時候都快下半夜了,馬科麾下千總李逢吉本想就近紮營,馬科卻又以民房院落睡覺暖和為由,誘使軍隊向西南夜行五里,進駐明軍棄守的百戶所及民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結果院子還不夠住,百戶所的牆也頹塌大半,漏風得很,好多人最後還是在野外扎的帳子,渡過難捱的夜晚。
實際上馬科知道這邊的房子不夠住,他的目的也不是怕士兵露宿野地凍壞了。
元帥軍的保暖能力很強,他們在野外扎帳子,沒準比金銀灘上修了營地的明軍更暖和。
畢竟營地也漏風。
他是怕明軍夜裡出來襲擊,經歷一天一夜的奔襲作戰,不少馬都累得不站著睡改躺下睡覺,更別說人了。
馬科覺得自己沒辦法再強令士兵夜間行軍轉移,這才以堡壘院牆遮風為由,讓部隊再走五里地。
畢竟如果說自己擔心夜襲,別說士兵,就連他手下倆千總,李逢吉和溫良改都累得只想睡。
那倆貨張嘴就是睡一個時辰,只要睡一個時辰,就能上馬與敵軍搏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