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屌東西聽著就亂套,還要專門準備好幾萬頭騾子。
張獻忠砸著嘴,一臉無聊:“大帥,東西兩路徵來的夫子上萬,白養著他們路耗也太大了。”
劉承宗挑挑眉毛:“張部堂有啥辦法降低路耗?”
“西旅有個弓箭匠出身的膚施鄉黨王應龍,以前給我修兵器、管輜重,手下一幫人都是好馬腳子,一個人能帶十二頭騾子。”
“咱不如直接把騾子當兵糧,讓它們揹著刀槍自己走到營裡,七萬軍隊只需要兩千個馬腳子趕兩萬頭騾子,足夠把寧夏鎮兵幹躺下。”
劉承宗差點笑出聲,神色古怪地問道:“那延綏呢?”
“咱把寧夏搶了,騾子沒準更多,把寧夏都攆去打延綏,再把延綏搶了。”張獻忠說著眼睛都發亮:“再把兩鎮降兵攆到漠南打東虜,追著打到瀋陽去,把他們的騾子和馬都搶回來,對,還有金子銀子。”
邏輯閉環了。
劉承宗豎起大拇指,非常好,很有亡命之徒縱橫亂世的精神。
他沒有問斷糧了、或者糧草不濟導致兵敗怎麼辦,問這話都多餘。
更用不著和張獻忠說什麼東路修繕涇水,能灌溉沿途數府田地;西路騾隊將物資運至固原,開了兵糧加工廠,也能讓青黃不接的固原百姓掙倆錢,扛到糧食成熟。
因為關於政務和建設的東西,對張獻忠來說也多餘。
不過張獻忠確實在戰術上提醒了劉承宗,讓他想到一些東西,比如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
就在這時,羽林郎快步走入殿內,將一份標著延慶道的書信奉上:“大帥,急報。”
展開書信,是延慶總兵張振所書,信上說日前偵知,延綏鎮總兵俞翀霄不在鎮內,去了寧夏,而駐軍環縣方向的丁國棟擒獲逃入慶陽的寧夏巡撫王楫父子。
劉承宗按下書信,看向張獻忠與承運,眼睛不自覺亮了起來,興奮地脖頸上的寒毛都豎起來:“寧夏,兵變了!”
:()頑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