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二十五章 需要

制度沒變,局勢變了,以後幾乎不可能再有任何一個傢伙突然竄到海上打仗,以後元帥府出戰很大可能都是遠征。

遠征意味著要運糧,在一個陝北饑民飢軍建立的割據政權裡,珍惜糧食是一切的指導思想。

如何在戰爭中節約糧食?

兵在精而不在多,行軍越快越好,決戰越早越好,開戰一擊致命。

順著這個邏輯往下一推,謝二虎發現自己的部下成為屯牧旅之後,基本上是跟這些原則反著來的。

他們人數眾多、戰力孱弱、軍紀糟糕,擅長在側翼戰場擾亂敵軍、截斷糧道、燒殺搶掠。

甚至就連引以為傲的輕騎行軍速度,實際上也不夠看。

在曠野地帶,他們不但能跟上元帥府的野戰營,甚至頭三天竄出去三百里也問題不大,三天之後或進入山脈丘陵與複雜地形,他們就跟不上了。

野戰營日常行軍速度是牽著牲口走六十里,這個速度挺快,不過也沒有快到天下無人能敵,基本上所有比較精銳的正規軍輕步兵、輕騎兵都能達到這個速度。

問題出在謝二虎很清楚,大帥的七個野戰營,就沒有輕步兵和輕騎兵,說他們是重灌步騎兵可能有點誇張,但那也絕對算不上輕步兵。

何況他們走六十里,並不是這幫人徒步只有這個速度,而是因為火炮和大車,一天只能走六十里。

作為高階軍官,謝二虎讓漢文先生給他讀過元帥府的步兵操典,先生讀完他就把操典還給虎賁營了。

有操典也沒用,操典要求步兵在任何道路條件下,只要有道路,哪怕是獸道,也都要能牽著騾子日行八十里,正常情況下不準騎,理論是官軍日行六十里,他們就要日行八十里。

這不扯淡麼,謝二虎今天告訴部下,牽著馬不準騎,腿兒六十里,部下估計沒啥怨言;但如果明天他還敢下這樣的命令,屯牧營就有人敢喊他大傻逼;第三天再敢下令,大夥兒就不要他了。

公平讓人討厭的地方就在這了,謝二虎早年受了公平的好處,但隨著元帥府攤子越來越大,也同樣吃到了公平的壞處。

所以他說:“大帥,不改不行。”

“可以改。”

劉承宗點點頭,其實他從來沒指望謝二虎會主動給屯牧營改革,因為他知道這套制度對謝二虎、巴桑這些蒙番平民將領本來就不太公平。

軍中所有指令都是漢文漢話,不識字的漢人士兵軍官遇到的問題可以是學習能解決的,可這些蒙番平民將領連蒙文番文都不認識,帶著通譯都得拐好幾道,學習難度比別人大得多。

所以他自從封官授勳,想法就是讓謝二虎和巴桑各領兩個屯牧營做旅帥,能學就慢慢學,學不成也算出生入死保個將軍出身,留在青海看家,下一代再學。

但同樣他也不牴觸將領有學習的心,學習永遠都是有用的,即使現在用不到,將來也會用到。

就比如此時,劉承宗說出可以改,令謝二虎心花怒放,可緊跟著就聽劉獅子道:“但如果你給屯牧營的改革是組建具裝甲騎,二虎……屯牧營依然不能出兵。”

“大帥,為啥啊?”

劉承宗在輕輕勒著韁繩嘆了口氣:“你為啥要對屯牧營進行改革,因為你知道帥府挑選出兵軍隊,一定會在有限糧草消耗下,選擇最能打的隊伍。”

謝二虎點點頭,尋思我都練具裝甲騎了,還不能打?

“你養具裝甲騎容易,兵工廠能給你提供所有的兵器、鎧甲、馬甲,每個屯牧營都有牧地數百萬畝,但具裝騎兵動起來的花費呢,我供不起。”

劉承宗說得很直截了當,擺手道:“我看你不如向楊旅帥、王旅帥請教請教,在屯牧營有限的條件下,每個營練上八百到一千的中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