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1部分

隊絕對是一處噩夢般殘酷的現實。

這一點,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洗禮的現代軍隊,全都明明白白。

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的時候,掌握了裝甲部隊的鄧尼金並不懂得這個道理。尤其俄羅斯軍隊,無論紅軍與白衛軍,對於戰爭的研究這時都還稍顯稚嫩。

至於西方國家的軍隊,雖然已經瞭解到了這樣的需求。然而,當時的汽車或者其他運輸方式,並不足以滿足大規模裝甲部隊的行動。

因為他的大多不是馬車運輸方式為主的補給方式,只有依靠聯結各個城市之間的良好道路執行。馬車那窄窄的車輪,離開了道路,就幾乎寸步難行。

尤其是負載著沉重的裝甲部隊所需要的油彈的馬車,它們只能依靠一個個城市之間沒完沒了的轉運,才能夠到達前線。

因此,鄧尼金在其靠近前線的地方,必然會有一個以油料、糧彈補給的基地城市。這個城市就頓巴斯。

這個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是希特勒命令他的部隊奪取高加索地區的原因之一,這裡有大量的煤!

頓巴斯是“頓涅茨煤田”的簡稱,它是烏克蘭最大的煤炭基地。

城市在頓河下游西側,西距克里沃羅格鐵礦約400公里。東西長620公里,南北寬70…170公里,總面積6萬平方公里。總地質儲量1,410億噸(1980年),其中煉焦煤375億噸,約佔26%(1980資料)。

而這裡,也恰恰是鄧尼金剛剛奪取,並建立成為後方補給基地的城市,這個城市就是徐英傑與李杜率領的“雷霆國際”輕裝步兵旅的目標。

這次“聲東擊西”的“千里奔襲”,不但這時俄羅斯軍隊想不到,就算連剛剛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上下來的英、法軍隊也同樣想象不到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作戰方法。

的確,大規模使用飛艇運輸,在完全掌握了制空權的時候其費效比非常明顯。否則美國佬不為忙於為了他們的軍隊開發名為“海象”的,升限一萬米,載重150噸的巨型飛艇。

同時,我們在《絕密飛行》這部影片之中,也同樣看到了巨型加油飛艇的身影。

的確,似乎飛機無論怎樣發展,在運載的費效比上,絕對不能比這種比火車運輸還便宜一半的運輸工具相比。

至於相對較便宜的貨輪,它的速度與天空之中飛行的飛艇相比,更不是一個可以相提並論的運輸工具。雖然它的載重量要大一些,然而,毫無疑問距離越長它與飛艇運輸相比的劣勢越明顯。

這也就是,唐雲揚一開始就注重於發展飛艇這處運輸工具的原因。廉價而快捷的運輸,將是工業、商業競爭力的來源之一。

同時,正如前面所說,飛艇可以迅速把大規模的軍隊部署到位。這一次的“千里奔襲”,依靠的就是飛艇這種快速而又方便的運輸工具。

50艘飛艇在天空排成一路縱隊,相互之間拉開距離,一起向土耳其北部飛去。萬幸,這時世界之上“雷達”的研發工作,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超越有著“科學城”的中華聯邦。

不然的話,雖然飛艇飛在2000多米的高空。原本聲音就不大的一氧化碳發動機的噪聲在地面上根本就聽不見,否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使用飛艇轟炸英國,使英國民眾對於這種無聲聲息的襲擊方式產生了恐慌。

當然,我們知道這種恐慌,最後終結於穿甲彈與燃燒彈混裝的“白金漢”子彈的出現,也就是麥克。普林斯公司生產的“標準航空彈帶”的英國式叫法。

凌晨6點飛艇群準時脫離了土爾其,來到黑海的上空。

到了這兒,在駕駛員位置上坐得屁股生痛的李杜伸了伸腿腳。作為參謀長,他與徐英傑並沒有乘坐在同一艘飛艇上。說起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