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軍一萬餘人,從南邊威脅吳郡。
在解決了毗陵郡守軍之後,曹宏大軍出乎預料沒有繼續西進建鄴,反而領兵繼續南下兵鋒直指吳郡、吳興兩地。世家得訊慌忙組織人馬抵抗,結果兩軍在太湖附近相遇,在燕軍雷擊之下,萬餘世家部曲組成的軍隊被擊潰。
坐鎮武昌的荊州刺史陶侃,面對數萬燕軍威脅,在得到燕王親口承諾後,立即放棄抵抗選擇投降,交出官印和手中兵馬後,帶著家人前往洛陽定居。
燕軍不戰而得荊州,讓湘州刺史王舒壓力倍增,但他自知王家得罪燕王太深,不敢輕易做出投降之舉,無可奈何之下只好選擇頑抗。
但是到了第五日,包圍城池的燕軍突然著人送去一封王導親筆書寫的信。看過王導書信後,王舒方曉得王導已率領琅琊王氏投誠燕王。隨後王舒立即按照王導吩咐,交出了交出了軍隊和官印,黯然地帶著家人趕往洛陽待罪。
此時的建鄴城早已是群龍無首,亂成一鍋粥。
當毛寶、孫緯領大軍抵達建鄴時,幾乎沒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這座江南重鎮。
與此同時,在南洋艦隊幫助下,自夷洲、珠崖啟程的七廂水師陸戰隊,渡過海峽直取建安郡,一路橫掃東南沿海諸州郡,所過之處各地無不望風而降。
開戰以來,燕國強大的攻勢一下子震懾了江東各地豪強。本來還在吳縣為戰和爭論不休的江東世家不得不暫時放棄爭吵,以顧陸張朱為首的世傢俬兵組成五萬聯軍,準備全力抵抗燕軍南下。
而就在此時,原東晉大司徒王導以輔政大臣的身份,代小天子司馬衍下旨,公開去尊號並下令揚、荊、廣、湘、交、寧、江諸州兵馬原地待命不得異動。
江東各地聞之大驚,除了少部分官員聽從天子旨意選擇歸順外,大多數世家出身的官員對此命令視作亂命,不予以承認。
八月十五,毛寶、孫緯已整頓好建鄴周邊,且所屬兵馬全部渡過長江,遂兵分兩路與東邊的曹宏一道南下直取揚州各地。
五日後,燕軍在毛寶指揮下於新安郡大敗江東叛軍,斬首一萬一千餘,俘虜超過三萬人,基本上消滅了叛軍主力,其餘殘部向東南沿海逃竄。
不料,一萬水師陸戰隊在南洋艦隊幫助下,已成功收復臨海、會稽,直接切斷了叛軍後路,與自吳興南下的曹宏部順利會師。
世家殘餘見去路已斷,只得再次轉向逃往宣城郡,而孫緯、毛寶兩路大軍跟在後面緊追不捨。當世家殘部逃到宣城郡才發現,燕軍謝艾部已從西邊打了過來,正好將其後路完全堵住。
眼見無路可逃,世家中頑固分子紛紛仰天長嘆,周勰轉身看著身邊僅餘的數百親兵,不由得愴然一笑,一把抽出寶劍自刎而死。旁邊的親兵看到周勰自殺,頓時就像沒了魂魄一樣,叮叮噹噹兵器掉了一地。
這一戰徹底消滅了世傢俬兵,其中以顧陸張朱為首的世家大族損失慘重,光是直系子弟就戰死數百人。而剩餘的世家子弟全都燕軍擒獲並押到洛陽待審,等待江東世家的命運將是被流放數千裡之外南洋。
在收復了江東大部分土地後,內閣秉承燕王旨意,從各地調數百名政務嫻熟的官員到江東各地填補空缺。同時各州都督府亦在抓緊時間成立當中,有了有了行政官員的支援,被收復的州郡很快就走上正軌。
在這場戰亂當中,最慘的還是原本在江東勢力強大的世家大族。一部分世家在司馬紹推行新政期間被抄家滅族,剩下的或在戰亂當中毀於戰火,又或因參與到叛亂中被燕國清算。
戰後,凡參與叛亂的世家都逃不出家產被沒收、族人盡數配南洋的命運。
以張、顧、陸、朱為首等頂級世家在此戰中一蹶不振,整個江東經濟直接倒退十年。不過這樣一來,也不是沒有好處,隨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