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鮮明的對比,戰士們在前線浴血奮戰,生死未卜,而將領們卻在營帳中欣賞美人歌舞,逍遙自在,深刻地揭露了軍中將領和士兵之間的矛盾。
困境僵持:“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描繪了深秋時節,大漠中塞外的草已經枯萎,孤城在落日的餘暉下,戰鬥計程車兵越來越少,烘托出了一種淒涼的氛圍。“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則直接指出了將領因為受到皇帝的恩寵而常常輕敵,導致士兵們雖然竭盡全力,但仍未能解除敵人的包圍。
3. 徵人思婦(再八句):
思念之苦:“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寫戰士們身披鐵甲,長期守衛邊疆,十分辛苦,而家中的妻子思念丈夫,淚水漣漣。“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進一步描寫了城南的少婦思念丈夫,傷心欲絕,薊北的徵人陡然回首,思念家鄉和親人,他們相隔萬里,難以相見。“邊庭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無所有”強調了邊境地區遙遠,環境惡劣,難以跨越,更加突出了徵人和思婦的痛苦。
4. 死鬥結局(末四句):
視死如歸:“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描寫了戰士們在戰場上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他們視死如歸,並不是為了追求個人的功勳。
懷念良將:“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詩人感慨,現在的將領們不能像漢代的李廣那樣愛護士兵、英勇善戰,表達了對古代良將的懷念,也再次點明瞭主題,對軍中將領的行為進行了批判。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精湛的藝術手法,成為了唐代邊塞詩中的傑作,反映了士兵的艱苦生活和悲慘命運,批判了將領的驕奢輕敵和不恤士卒。
《東平路中遇大水》是唐代詩人高適的作品。全詩如下:
天災自古有,昏墊彌今秋。
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疇。
指途適汶陽,掛席經蘆洲。
永望齊魯郊,白雲何悠悠。
傍沿鉅野澤,大水縱橫流。
蟲蛇擁獨樹,麋鹿奔行舟。
稼穡隨波瀾,西成不可求。
室居相枕藉,蛙黽聲啾啾。
仍憐穴蟻漂,益羨雲禽遊。
農夫無倚著,野老生殷憂。
聖主當深仁,廟堂運良籌。
倉廩終爾給,田租應罷收。
我心胡鬱陶,徵旅亦悲愁。
縱懷濟時策,誰肯論吾謀。
以下是具體的詩句解析:
1. 開頭四句:
“天災自古有,昏墊彌今秋”,詩人開篇感慨天災自古以來就有,而今年秋天這種水患的災難更為嚴重。“昏墊”指水災,這裡直接點明瞭大水的災害性質。
“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疇”,連綿不斷的大雨淹沒了山川平原,“霖霪”形容雨勢連綿不斷,“澒洞”形容水勢浩大,這兩句生動地描繪出洪水氾濫、水漫田野的場景。
2. 中間八句:
“指途適汶陽,掛席經蘆洲。永望齊魯郊,白雲何悠悠”,這幾句寫詩人在前往汶陽的途中,經過蘆洲,遠望齊魯大地的郊外,白雲悠悠,景色本應美好,但與大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傍沿鉅野澤,大水縱橫流。蟲蛇擁獨樹,麋鹿奔行舟”,詩人沿著鉅野澤前行,看到大水縱橫流淌,蟲蛇聚集在孤獨的樹上,麋鹿在水中奔跑彷彿在船上一般,這些景象十分奇特且驚悚,展現出大水給生物帶來的巨大影響。
“稼穡隨波瀾,西成不可求”,莊稼隨著波浪起伏,意味著秋天的豐收已經不可能了,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生計的擔憂。
3. 接著四句:
“室居相枕藉,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