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根據西方火炮改良的版本,但在射程和精度上還有問題。\"
湯若望認真研究圖紙:\"問題出在火藥配方和炮膛結構上。這讓我想起在北京時,為崇禎皇帝改良火器的經歷......\"
\"您在北京的經驗正是我們需要的。\"卡洛琳娜說,\"現在的局勢越來越緊張,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艾儒略突然問:\"你們就不擔心這些技術會被滿清得到嗎?\"
李修然搖頭:\"與其擔心技術擴散,不如著眼於如何培養人才。這也是我們建立學院的重要原因。\"
\"說得好。\"湯若望贊同道,\"知識本身無分中西,關鍵是用它來造福人類。\"
接下來的日子裡,學院逐漸走上正軌。湯若望和艾儒略不僅教授天文、地理等學問,還帶領學生們進行各種科學實驗。
有一天,當湯若望正在講解望遠鏡的原理時,一個學生突然問:\"老師,您覺得東西方文化有什麼本質區別嗎?\"
湯若望想了想,說:\"區別當然存在,但更重要的是互補。就像望遠鏡,鏡片是歐洲人發明的,但中國人對天象的觀察同樣深邃。只有結合兩者,才能看得更遠。\"
這番話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響應。在場的還有一些來自日本、朝鮮的學生,他們也開始分享各自的文化見解。
李修然站在教室外,聽著裡面熱烈的討論,心中充滿欣慰。這正是他期待的景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然而,和平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一天深夜,一名信使匆匆趕到學院:\"大事不好了!鄭芝龍被滿清扣押在北京......\"
這個訊息像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所有人都知道,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但此時的李修然卻異常冷靜。因為他知道,正是這些日子裡積累的文化底蘊和人才儲備,將幫助他們度過即將到來的危機。
湯若望和艾儒略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堅定。作為文化的使者,他們將繼續在這片土地上播撒知識的種子,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