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說這些就沒意思了。上面的意思,我們也清楚,院線要扶持,要壯大,這都是應該的。”
“但是,我們也要生存啊。這兩年製片成本越來越高,花藝的《1942》兩個億,我們的《地心引力》五個億,唉,公司都要揭不開鍋了!”
王忠磊接茬道,“是啊,大家都一樣,好萊塢入侵,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那你們什麼意思?”
王常田悶聲道,“提升比例!”
他的角色是黑臉,嚇唬人就完事兒了。至於覃洪,他是來敲邊鼓的,還沒來得及說話。
“不行,院線也要生存,電費、雜物費、物業費都是支出,我們是實體經濟,要花錢運營的!”
“不要吵嘛,”陳倩蓉道,“大家都別吵,和氣生財。既然大家都有難處,那我就出個主意。”
“這樣吧,基本分賬比例不變,咱們籤個補充協議,針對那些票房大賣的製作,提升一下分賬,也算是給我們一點活路。”
“怎麼補充?”
“以兩億票房為界,不同的票房等級,分賬比例也不同。”
說罷,陳倩蓉給院線代表每人一張檔案,抬頭是“關於調整國產影片分賬比例的建議”,下面就是階梯式分賬的具體計劃。
嘿,這標題,一看就得勁,建議,就是比通知來的好聽。
“不過,這標準是不是太低了?兩億的電影,現在很多吧?”趙君問道。
“多嗎?截至目前,票房突破兩億的國產電影只有五部,《畫皮二》、《聽風者》、《熱點》、《無人區》、《消失的愛人》,幾百部裡頭只有五部而已,對院線的整體收入影響,微乎其微。”
這種階梯式分賬算是雙贏,院線也不是傻子,歷史上花藝一家就能達成協議,現在代表六大製片公司的《建議》就在桌上,威懾力,不可同日而語。
即便是上頭支援院線,鬧大了估計也得捱上一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