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漠北之戰上。
就說那幾個出名的千古一帝,早年,或者晚年都過得不好,
在古代,孝道是極其重要的,《中庸》裡就記載了,“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
這些千古一帝,影響後世無數人命運,決定當代千萬人生死的帝王,尚且有這麼多不如意,普通人想一帆風順,萬事如意,更是痴人說夢。
乍一看,從他的角度來看,這麼說似乎是合情合理,不然自己父親怎麼會自殺?一個人得多絕望才能自殺?
結果,他運氣真的差,迷路了,人家衛青又不是故意的,等大軍匯合了,你迷路了,總得報告吧,不然我怎麼跟陛下交代?他讓李廣交代迷路的原因也是恪盡職守,沒有錯吧?
而站在衛青的角度來看,皇上出發前特地發密詔給他,說李廣年紀大,運氣也不好,這一戰很重要,關乎大漢的興衰,所以不要用他做前鋒。既然皇上這麼說了,他衛青還能怎麼辦?難道抗旨?無奈只能不讓李廣打頭陣,讓他分兵襲擊匈奴後方。
生活中的事十之八九不會盡如人意的,所以你有時候總會感覺天意弄人。
從某些方面來說,李敢死得確實很冤枉。
最終,他選擇發動宣武門之變,弒兄逼父,血染皇宮,結果自己的兒子不如意,寄予厚望的太子造反,幾個孩子對皇位虎視眈眈,晚年孤獨……
第一,表明來訪者的身份。
劉瀚的就簡單,拿上精美的竹板,寫一些話,還帶了點小禮物,對方也回了一些。
第二,預約時間或地點。
那漢武帝又錯嗎?站在他的角度看,一個60歲的老將軍,跑得我大殿中哭哭啼啼,痛哭流涕,說想為大漢盡忠,想出徵匈奴,想當前鋒,想立功封侯,他心一軟,就答應了。
若是最開始就不給他希望,不然他當前將軍,後面也不會那麼絕望了。
唐太宗李世民,大半個大唐都是他打下來的,結果父親一直畫大餅,平衡他和大哥太子李建成的勢力,天策上將始終是天策上將,不是太子,還差點被李建成毒死。
這是因為劉瀚和衛青不是非常熟,若是去霍去病那裡就不用了,他去那裡基本相當於回家。
“諾!”
也就是霍去病,漢武帝太喜歡他了,替他遮掩,換成其他人,明目張膽的射殺大漢侯爺,那是找死。
既然他們都沒有錯,那錯的是誰?
所以,李敢打傷衛青確實情有可原,就算有罪,也罪不致死,霍去病射殺他,有些衝動了,也是他的汙點吧。
無論地位貴賤,無論是什麼身份,守孝三年在好多時候,都是天下人嚴格遵守的行為準則。就連在守孝期的新任皇帝,想要結婚除非得到皇太后的允許,否則也只能乖乖等到三年期滿。
後來仔細想想,這一次大戰不是兒戲呀,十萬將士的生命,大漢舉國之力,馬虎不得,李廣確實以前沒有特別耀眼的戰績,多次全軍覆沒,運氣感覺很差,還年邁了,讓他當前鋒,是不是太冒險了?萬一又全軍覆沒,對士氣影響太大了……
人最怕的是你掉入山谷中,伱已經快喪失希望的時候,別人突然給你一根繩子,你爬到一半,已經精疲力盡了,結果發現繩被人剪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