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章 二戰河西 (大漢萬年)

血。

“父親,孩兒掩護你撤退吧,再這樣下去,要全軍覆沒了。”

“不退了,死戰吧,你想辦法撤回去,你的侄子還指望你,他們還年輕。”

李廣的兩個兒子李當戶和李椒都先於他死了,他們倒是有兒子,還年輕,由李廣和李敢照顧。

李當戶有個兒子非常出名,叫李陵,他為什麼名頭大,因為司馬遷的腐刑就是因為他。

李陵繼承了他爺爺李廣的基因,善騎射,還很厲害,武帝拜他為騎都尉,教射酒泉、張掖將士,防備匈奴侵擾。

天漢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擊匈奴時,李陵自請率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為單于所率八萬餘騎包圍。雖率軍力戰,終因糧盡矢絕,救援不繼而投降。

李陵和司馬遷關係好,他知道李陵的為人,於是為他辯解。

哪怕大臣們紛紛落井下石,指責李陵,只有他司馬遷明白是非。

司馬遷義正言辭的說:“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今舉事一不成,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櫱其短,誠可痛也!

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鬥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弮,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李陵當時也是這麼想的,他身上可是流著李家李廣的血呀。

然而,不久後去迎接李陵的公孫敖無功而還,他甚至謊報李陵為匈奴練兵以期反擊漢朝,武帝大怒,便下令殺了李陵全家。

而司馬遷也以“欲沮貳師,為陵遊說”被定為誣罔罪名。誣罔之罪為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

當時,死刑可以以腐刑替代,司馬遷為完成遺願,忍辱負重,接受了腐刑。

司馬遷的偉大,不止是他寫出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更是他的精神品質。

他有一種執著,不甘放棄;有一種堅持,咬牙切齒;有一種精神,堅韌不拔。

司馬遷的偉大,還在於他從未以成敗論英雄,從未以簡單的道德觀念來評判歷史人物。

他居然將前代的殺手、同時代的違法者塑造成了英雄或準英雄。

在他之前,歷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因而史書中“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也就成了一種傾向。

從前,翻遍史書,勝利者都成了英雄,失敗者都成了草寇,很少有例外。

然而,司馬遷卻是史家中的另類,他雖也給勝利者唱過讚歌,但他卻從不歧視失敗者。在他眼裡,有時失敗者也是英雄,甚至比勝利者更顯英雄本色。

因為在太史公看來,成敗有因,決定於各種因素。

當然,劉瀚的到了必然深刻影響大漢王朝,李陵是否還會成為命運中掙扎徘徊的悲情苦難英雄,太史公是否還能寫出《史記》?

這些都不得而知了,但他知道太史公一定不會受腐刑了。

那時候的劉瀚,應該有能力勸解漢武帝了吧,勸不了,也可以給錢贖罪,在大漢給錢是能贖死罪的,李廣如此,蘇建如此,後來的公孫敖,張騫都是如此。

當年呀,太史公就是家裡錢不夠,不然也能給錢免死的,他沒有錢,只能以腐刑代替,他沒有錢,劉瀚有嘛。

“死戰!”

“大漢萬年!”

這一日,李廣浴血搏殺,他不想逃了,哪怕死在戰場上。

在後世看來,他李廣沒有多成功,比不上衛青和霍去病,但不可否認,他和太史公都是大漢的榮耀,他們照耀了大漢。

司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