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時候只見蕭峰說聲大仁、大義、大智、大禮、大信、大勇分舵。
仁義禮智信是可以理解的,這是儒家倡導的,這些命名應該可能是取自於儒家的經典。
畢竟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所推崇的,丐幫當初是為了天下百姓才成立的,一定程度是符合儒家道義。
畢竟儒家也講究民貴君輕,雖然他們反對的是唐王朝,本質上是為了百姓。
也符合民貴君輕的思想,後來丐幫發展出來仁義禮智信這幾個堂口也是應有之義。
但怎麼還冒出來個什麼大勇分舵,就很不理解了,難道真的是勇氣的意思?
趙承嗣剛剛聽到這個分舵的時候,也疑惑,仁義禮智信好理解,可是這個勇怎麼理解。
也許是看到了趙承嗣的疑惑,老叫花子開始解惑了。
趙承嗣聽了之後,總算明白了,還真的是勇氣的意思。
趙承嗣也不住的點頭。
今天總算是明白了,原來是鼓勵別人要有勇氣的,這一點就十分的好了。
每一個組織內部都有一些人是膽小如鼠的,十指尚有長短,何況是人呢?
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些人膽小之人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你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十全十美的吧,所以有人沒有勇氣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但是這樣的人是很影響士氣的呀,整不好就是帶到那個整個組織的低迷士氣。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隻老鼠壞一鍋湯,這樣的人存在會對整個組織產生消極的影響。
丐幫本來就是一群叫花子組成組織,這些社會底層的人,良莠不齊,自然少不了那種沒膽小如鼠之人。
針對這種情況丐幫設立了一個大勇分舵,這也是符合常理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