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明白!&rdo;
六個人回答的很整齊,一聽都是經過訓練的,否則不會那麼齊整。
&ldo;大人,外面有一個人說要見您,說是有要事相商,您見是不見?&rdo;
正當盧多遜吩咐完手下事情的時候,傳令兵說有人要見他,有要事相商,這個時候說這話的人他一定認識。
果然那人進來之後,果然是熟人,趙承嗣嘛!
兩人走進書房,外面不讓任何一個人靠近,外面的人全部是從大宋帶來的,忠誠可靠。
&ldo;盧大人,李煜拒絕了官家的聖旨絕對不會去汴京的,這個訊息十分重要,你也知道官家想要幹什麼吧?&rdo;
趙承嗣沒有任何的廢話,兩人按理說都是使者,都是來唐國宣旨的,都是為了同一目的。
&ldo;我已經讓人先回去了,將這件事回稟給官家,放心耽誤不了事情,說實話我真的不明白官家為何多此一舉,來宣旨,直接宣戰不就行了嗎?&rdo;
盧多遜口不擇言,但是趙承嗣好像沒有聽到一半,這讓他也鬆了一口氣。
&ldo;盧大人,咱們官家是一個什麼人你最清楚,他老人家講究的是堂堂正正。李煜抗旨不遵這不正好是一個藉口嗎,其實即使李煜願意去,我們也要阻止,不能讓他去編輯,官家太重感情,他和李煜還是舊相識,如果李煜真的去了汴京,你說我們宋軍是伐唐還是不伐唐呢?&rdo;
趙匡胤既希望李煜能來汴京,兵不血刃的征服唐國,但也不希望他來。
天子之師講究的是堂堂正正,這樣即使取得南唐,那以後也會有麻煩,不如真刀真槍的征服來的放心。
不戰而屈人之兵,在這裡不現實,趙匡胤雖然想要減少傷亡,完成天下一統,可是他更加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他是將軍出身,知道戰爭的重要性。
只有將敵人打怕了,打服了才能最後說什麼真正的收服。
你看後蜀,就是因為當初自己一年之仁造成了蜀地好幾年都沒有真正的歸化,
最後還不是靠著武力征服,然後再採取懷柔的政策,這才使得蜀地真正成為大宋的領土。
後來南漢的時候,趙匡胤就給潘美一個政策不服氣就給老子打夫妻,所以南漢幾乎沒有怎麼抵抗。
對於南唐趙匡胤就缺一個出兵的理由。
這很好理解,李煜對大宋那可是比對親爹還要親,還自稱國主,連皇帝稱號都不要了,人家這樣了,你好意思打人家嗎?
趙匡胤是一個重感情的皇帝,有點抹不開面子,但統一天下的步伐不能放鬆,所以他要一個出兵的理由。
當初伐後蜀的時候,是因為蜀國孟昶聯絡契丹要攻打大宋,恰好給趙匡胤理由,一舉滅掉了蜀國。
南漢也差不多,都有一個正規的理由,伐唐也需要理由。
&ldo;趙大人,官家的意思本官也清楚,所以本官也做了不少的準備,即使李煜想要登船跟本官去汴京,本官也會阻止,這畢竟關乎我大宋的統一大業,一點都不能馬虎,本官還有一件事想問趙大人……&rdo;
盧多遜聽著心裡有點不舒服,你這個小子還那皇帝來壓老子,真的不知所謂。
&ldo;哦,何事還請盧大人明言,我們還分彼此嗎?&rdo;
&ldo;那本官就問了,官家花費這麼大的力氣為趙大人掩護,讓你暗地裡來金陵,雖然在使團裡掛名副使,可是本官知道你是有重要任務的,本官也不敢打聽什麼任務,只想問一下你的任務完成沒有,三天之後本官就會汴京,到時候趙大人能不能一起回去?&rdo;
盧多遜十分有分寸,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