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權的加入賴小虎也比較贊同。對於賴小虎來說,對方有了優先權才會對樂家超市更加的重視,要不然如果對方將樂家超市視為一次性的合作方,那麼等合作之後對方肯定在心裡很快就將樂家超市忘了。
而得到了賴小虎的滿意答覆,楊豐澤終於可以放心大膽的和對方簽訂合同了。這份涉及三千多萬的採購訂單就這樣確定了下來。
不過對方並沒有立即將貨車送到了家超市那裡,因為楊豐澤這邊人員還沒有到位呢,所以對方暫時也不得不等候楊豐澤的通知。
楊豐澤繼續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招聘了。之前各個大區進行人員招聘的時候並沒有招聘運輸人員。這個還是和一開始樂家超市的方針有關,既然要將所有運輸有關的業務委託出去了,那自然沒有必要再進行招聘了。不過現在整體方針又突然轉變了,這個人員招聘也是變得急切了起來。
購買貨車這件事情楊豐澤可以親自去負責。不過人事招聘的工作他就沒辦法事無鉅細的去處理了。
對於有關運輸的人員,原則上是使用當地的人員。就比如司機,找一個外地人讓他去給樂家超市當司機,但是人家其實也不怎麼熟悉當地的情況。你讓人家去估計光是熟悉道路情況都得好長一段時間。而且外地人處理其事情來也沒有本地人方便。同樣是一些交通事故或者交通違章,本地人就能夠很快找到關係處理了。而外地人可能就一籌莫展了,甚至還會因為自己外地人的身份而被本地人欺負。
賴小虎讓楊豐澤全權負責有關運輸團隊的擴建事宜,而他一開始是打算在津城進行人事招聘的,等人數招夠了之後再安排這些人到各地上班。不過後來和賴小虎商量的時候。他自己也發現這個方法缺點太多了,所以最後便放棄了。
人當然還得招聘,只不過這一次楊豐澤不打算親自負責了,他和賴小虎商量了之後按照儘量用當地人的原則,就讓賴小虎以總公司的名義要求各個大區親自負責這項事關運輸團隊的招聘。
反正現在各個大區的招聘都還在進行當中,再增加幾個人也增加不了多少負擔。不過讓各個大區進行人事招聘,肯定不能在短時間之內完成。所以楊豐澤也不得不一邊時刻關注著各個大區的情況,一邊繼續讓滬城的供貨方延遲貨車的交付。
而現在各個大區的進展也都時時在賴小虎的掌控之中。在各個大區店面數量上,目前都已經確定了出來,數量就是前文提到過的一百一十六家。基本上每一個大區的數量都是那個大區和賴小虎親自商量之後才決定的。而且等確定了自己轄區之內要新開的新店數量之後。他們便按照之前敲定的幾個分店的備選位置進行最後的選址了。
這個過程是賴小虎最最關切的重點,分店選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決定了周邊的消費群體是不是樂家超市的主流消費群體。在這一一個環節上,賴小虎不可能一個分店一個分店的自己確定位置,所以他只能儘量參考各個大區對這些位置周邊資訊的描述,當然還有之前宋雅喬下去巡視一圈之後對這些地方的概括。
正好這一段時間蔬菜種植中心的事情穩步進行,而有關航空物流公司的事情也已經敲定,暫時賴小虎和張穎兩個人都不是特別的忙,這兩項工作也不需要他們兩個人每一天都盯著。所以有了空閒時間的賴小虎便拉著張穎一起負責這些分店選址的事情。
在這項工作上,原則上賴小虎還是讓各個大區自己確定,然後等對方確定完了之後便將確定的位置以及附近商業狀況、顧客分析等各方面資訊一併傳送過來。當然那些作為備用的位置也沒有被賴小虎忽略。
拿到這些資訊之後,賴小虎和張穎兩個人一邊參考傳送過來的資訊,一邊在網際網路上進行搜尋。兩個人看完、查詢完之後感覺滿意的就直接確定下來,不滿意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