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火器彈藥搶佔騾馬攜行空間,同時裝備甲冑,導致他們的行軍拖累太多。
在明軍編制上,不論戚繼光的步兵還是孫承宗的車營,火器手一概不著鎧甲,就是防禦向後勤讓路的妥協。
這雖然導致明軍火器車營容易被大莽子圍死,但同樣也保證了他們的機動能力,能按時抵達戰場,構築車壘扛戰線。
但元帥府各營,壓根沒有新募兵、統一配裝的情況,隨著戰爭程序,降軍和各路首領的歸附農民軍源源不斷地補充進來,始終是兵員比兵額多,甲冑比兵員多。
原本劉承宗對這種情況,採取的手段是利用騾馬多的優勢,在各部隊補充更多輕型戰車,為抬槍重銃增加攜行能力。
倒也沒出過問題。
可他終歸是指揮大兵團的經驗較少,超過兩萬人的大兵團進軍僅有三次。
第一次是從西寧去甘肅,那次非常順暢,雖然關外沒有道路,但戈壁灘的硬質路面,給元帥軍大量車騎創造了快速行進的有利條件。
並且在西北遼闊的大漠戈壁上,對指揮官熟悉路途、尋找水源的要求較高,而對指揮的影響極小。
第二次則是東征,第一次指揮龐大兵力,雖然也同樣沒有攜帶後勤,但遇上了指揮失靈、安置失當的問題。
,!
而這次劉承宗沒問題,出問題的是路況。
援兵營的沉重攜行,在關中平原的日常操練中沒出過問題,可按照那個路況進行北征,問題就來了。
這次他們是由低往高走,幾乎每一步都在爬坡,牲口按正常行進都是重役,更別說還要馱運士兵甲冑槍械,導致兩個營四天騾子驢子倒死六十多頭。
牲口死了就得由兵來拉車,結果越走越慢,別說步兵日行八十里了,就連炮兵日行六十里的速度都跟不上。
劉獅子開始還奇怪呢,咋倆援兵營並著膀子往後掉隊,該不會是要叛變吧?
但心想不至於啊,第一旅援兵營參將唐通,老家涇陽的,而且就算他要叛變,第二旅援兵營也不會叛變,那邊參將是永寧的阿六,主打一個無依無靠。
後來發現,真是走得慢,炮都開始用人拉了,八個人頂不上一頭驢。
這還援個雞毛啊,等你倆到戰場,那他媽前線都死完了。
正好走到停口鎮,劉承宗就對他倆下令直奔信地駐軍,等後方調騾子再進軍,走慢點也不著急,反正過了這段路就順了。
過了長武縣,再往西北走,不論去慶陽還是平涼,都好走。
這三府交界剛好是馬蓮河、蒲河和涇河的交匯處,過了這裡,往慶陽是上了南北向的大塬,往平涼則進涇水河谷,不僅路上好走,沿途還備好了草料和乾糧。
相較而言,平涼府準備的乾糧多一些,慶陽府準備的草料多一些。
當然這些不是白來的,劉承宗只在自己的青海大本營有隨意徵發徭役的面子。
在平涼和慶陽可不行,要讓百姓給準備吃的,得出銀子買。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平涼和慶陽,在蔣應昌和鞠思讓的治理下,有人有地,才能讓他有花錢的機會。
在青海捧著銀子走二里地別說買東西,都夠嗆能碰上個搶劫的,他也就只能徵個徭役了。
劉承宗的大隊人馬雖然在停口鎮慢慢走,宗人營的先鋒已經夥同塘兵進了平涼城,開始向幕府駐地傳遞前線的塘報了。
第一封塘報,就是王文秀通報,一股以寧夏遊擊劉芳名、指揮同知馬獻圖為首的降將降軍四百餘,因參與寧夏譁變,奔逃至半個城叩關請降,其後有左良玉部追兵。
二道邊牆守將楊彥昌已將之放入半個城。
劉承宗看這份塘報,暗自點頭,全自動將軍還是比較穩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