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嘯的火箭在託木斯克城上空飄忽飛竄,爆炸聲在外城接連響起。
鐘樓上,沙俄託木斯克督軍區的督軍,伊萬諾維奇·拉莫達諾夫斯基的腦袋進入非常奇怪的狀態。
城外全員鎧裝的卡爾梅克騎兵並不能令他驚訝,騎快馬持硬弓馳射吶喊的吉爾吉斯騎兵反叛更是司空見慣,而那些尖嘯、升空、曳著焰火墜下的爆炸物……好吧這個確實很新奇。
但是那些對他的震撼,都比不上浩浩蕩蕩的圍城軍隊當中,那幾面赤底的大旗。
那些巨大的旗幟,有的繪有團龍、有的繪有騰龍,還有的畫出督軍伊萬不認識的字。
但總有那麼兩面,上面用回鶻式蒙古文寫著響亮的國號與汗號的旗子,令他感到從天靈蓋到尾巴骨的顫抖。
‘敦塔兀魯斯,岱青契丹汗。’
契丹。
這個詞讓人魂牽夢繞。
甚至可以說在更久遠的年代,自從馬可波羅以來,整個歐洲都在尋找契丹,這一切早就開始了。
英格蘭人在大明孝宗弘治十年開始尋找契丹,在海上組建艦隊一次又一次向西北航行,試圖尋找夢中的契丹,最終在三年前把從英格蘭起航的船開進了北冰洋,意識到西北海上沒有通往契丹的路。
而另一邊,他們透過俄國人開拓的西伯利亞路線,一次又一次尋找契丹,甚至在英格蘭同意做瑞典與俄國調停戰爭的中間人時,條件之一就是准許英國客商經鄂畢河尋找印度和契丹的道路。
實際上那個時候,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和英格蘭都已經有人跟大明有過接觸了,而俄國人也接觸到漠北蒙古的車臣汗碩壘、漠南蒙古的土默特汗。
但人們始終相信,這天下在大明之外還有一個契丹。
不論如何,南邊的澳門、北邊的張家口、西邊的敦煌都在一個人的統治之下,這對世上絕大多數人來說,都離譜到荒謬。
就連幾年前車臣汗碩壘很認真地告訴俄國官員,沒有契丹,南邊只有一個大明,他們都不信。
即使碩壘在俄國人那邊官方文書中,稱號是阿勒坦皇帝,也沒人願意相信他不知道契丹在哪。
怎麼信呢?契丹是支撐整個歐洲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根基,所有人上百年間在海上、在陸地,做出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尋找傳說中的緊鄰印度的契丹。
誰掌握通往契丹之路,誰就能在貿易與國力中搶得先機。
這個神話已經讓人固執到,即使真的見到大明,都覺得比‘契丹’差點意思。
俄國人也是這麼騙英格蘭人的,沙皇在寫給英格蘭人的信裡稱:‘阿勒坦皇帝的使臣還在我這,他說從他們那裡到大明騎快馬要一個月,途中沒有水,都是沙漠。’
‘你們從我的託木斯克出發,要走十八個禮拜的旱路,途中也沒水,一路艱險異常。’
‘等你們到了大明,會發現大明有一圈被磚圍起來的高牆,繞城一週要走十天,城牆之外沒有任何屬縣。’
‘大明在河邊,不在海邊,別往海邊找了,那條河叫什麼蒙古人也不知道,沒有契丹這回事。’
‘而且大明出產的貨物也非常少,沒有任何黃金和貴重飾品,別費勁了。’
儘管這跟沙皇掌握的關於大明或者契丹的情報有億點出入,但其實撒這樣的謊沒有任何負罪感。
因為沒有任何現實世界中的證據,能證明那個神秘的契丹,真實存在。
而現在,就在託木斯克督軍伊萬眼前,槍炮在大地轟鳴,火箭在空中尖嘯,那面明明白白用蒙古文字書寫的大旗就在城外——契丹就在這!
它真實存在!
直到一顆獅子炮轟出的鐵球砸上拜占庭風格的圓頂鐘樓,破壞支撐使象徵東正教的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