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運頭戴圓頂紅纓大帽,帽沿兒下戴一副剛玉做的藍寶石小眼鏡兒,嘴邊噙和田玉菸斗,身著暗紋藍緞袍,脖頸掛一圈兒西南寶石項鍊,騎一匹高大健壯的灰毛河曲馬,在河湟谷地的官道上捧賬本邊走邊看。
戴大帽兒,不冷;戴眼鏡兒,不看;噙菸斗兒,不點。
整個人已經脫離實用主義了。
之所以這幅扮相,是因為劉承運這輩子第一次發現,有錢真好。
承運不是沒見過錢的人,作為獅子軍的大管家,他經手的財富比世上大多數人幾輩子都多。
牛羊十萬,他一手買賣;黃金萬兩,他出庫入庫;白銀三十萬兩,那更是他一手操辦,劉承宗沒見過那錢。
但那些錢不是承運自己的,不能動,承運也沒想過動。
只有這次,臨著新建工廠即將竣工,師成我給工匠下發關於發明創造的賞銀,承運因創造獅子票防偽被髮了五百兩賞票。
他發財了!
整個西寧都知道製作獅子票的布料,是由特殊的織花工藝織成,並輔以染印,都是王家技藝,民間幾乎沒人能仿造。
但即使東邊的王府仿造了獅子票,織造工藝一模一樣,還是會被俱爾灣市場識破,而且有一張算一張,來多少都會被識破。
在俱爾灣市場,只有承運養的三個孤兒能查驗真偽,沒人知道為什麼,那仨娃娃往黑屋一藏,就能驗出真偽。
就連承運的丈人王錕都不知原理,只知道五十兩以上大額兌銀時,要把票交給一個老兵,那老兵給娃娃,只消片刻就知真偽。
王錕擔心過老兵和娃娃被收買,承運笑道:“那老兵啥都不知道,只知道要保護好娃娃;娃娃也啥都不知道,只知道方法,收買他們有啥用,何況……”
“什麼富貴,能比跟在我劉承運身邊更富貴?那他只能去找我二哥了。”
其實承運的第二道防偽很簡單,獅子票是布票,承運在棉線的棉花原料裡摻了羊毛,外表看不出什麼,但布票放在火上燻,會有烤羊毛的焦臭味。
沒有,就是假的。
真正的防偽,是承運的常識,常和羊毛打交道的人,沒有讓頂尖織造師做布料的能力;有能力調派頂尖織造師的人,腦子裡都不存在羊毛這東西。
得了元帥府的獎賞,起事四年來,承運的存款終於突破了三位數,把他爽壞了。
狠狠地奢侈了一把,花了整整四十八兩在俱爾灣置辦了一身行頭,剩下四百五十兩給俱爾灣的婆姨,讓她好生孝敬俱爾灣的丈人和二叔二嬸。
辦完這一切,承運才揣著換來的二兩銀子零花錢,幹起了正事。
正事是改驛為鎮,在河湟谷地以保甲制度為基礎,搭建一套傳達資訊至每個角落的架子。
這是二哥交給他的使命,穿上新置辦的行頭,承運幹勁兒十足地拉起了一支兩千五百人的軍隊,自西寧向東開拔。
他從新城找要了王文秀步營一千二百步兵,又從西寧衛拉了馮瓤一千一百旗軍,還從日月山鐵廠的上天猴那要來二百礦兵,組成五鎮班底,帶著他們走馬上任。
自從拉到這支人馬,承運就盤算著隊伍劃分,他打算讓兩個步兵百總帶兩個旗軍百戶,再添上四十個擔任傳令兵的驛卒,構成一鎮駐軍。
如此一來,從西寧到上川口,以五鎮十鋪的結構,每鎮負責四十里河谷,中間加設急遞鋪,一日之內能把訊息從西寧到上川口送兩個來回。
而任何一鎮遇襲,在半日之內都能至少集結到一千兵馬,而一千兵馬足夠對付河湟任何反叛的地主團練、部落武裝。
甚至日後組建團練,五鎮還能源源不斷地向練兵營每年輸送新兵。
事實上承運認為河湟必須練民壯,所以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