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汪精衛謀刺攝政王載灃時的勇敢心理呢?
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領導的武裝起義多次失敗,革命遭受重重困難。同時革命派內部陶成章、章炳麟也與孫中山產生了矛盾分裂。
孫中山是個堅韌不拔的革命家,面對困難,指揮若定。1910年2月在美國洛杉磯召開長堤會議,孫中山做出決定,暫時中止不成熟的起義活動,改為厚蓄實力。(注:見王俯民《孫中山詳傳》,廣播電視出版社版,第470頁。)對陶、章則揭穿其謬誤。
汪精衛沒有正確看待形勢,而是具有患得患失的情緒,在革命困難時,易走向極端,企圖透過暗殺來解決問題,所以就有了謀刺載灃的行動。這其實是從懦弱自卑的個性特點出發做出的走向另一極端的冒然的抉擇。
謀刺載灃事件之後,汪精衛的懦弱自卑的性格又有所發展。
汪精衛因謀刺不成被捕,本當按律判處死刑,後來卻被判處終身監禁。武昌起義後,清廷被迫釋放政治犯,汪也獲釋。其在獄中寫有詩一首:“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但因晚節不保,此詩已無人記誦!
汪死裡逃生,幸獲自由,出獄後原來的個性特點卻更加強了。
一是人的生命畢竟只有一次而已,絕處逢生,難免珍惜第二次生命,害怕得而復失,滋長戀生怕死的情緒,一想到被捕,就出現“莫向燕臺回首望,荊榛零落市寒煙”的心境。
二是對清室難免有感恩心理。他曾說:救我命的是肅親王,我每當回憶這個時候的事,總想到清朝末期的偉大政治家。(注:轉引自聞少華《汪精衛傳》,第26頁。)
三是他仍是一個革命者,擁護孫中山的初衷並沒有改變。
於是,他陷入左右為難的處境,出現低沉消極的情緒,詩中出現了“豆萁何苦更相煎”的語句,產生了妥協心理。
1911年11月,汪精衛與楊度組織“國事共進會”,不再跟清廷鬥爭,轉向調和;接著組織“進德會”,自命清高,不講政治。1912年8月即赴法,表示厭倦國內的革命活動。“二次革命”期間,汪回國主張調停雙方,向袁委曲求全,放棄革命職責。“二次革命”過後,他的懦弱自卑性格更加發展,進入他自己所謂的“小休時期”,幾度浮游歐美,“從事文學工作,一時詩作譯作極多”,多是害怕矛盾、迴避鬥爭、放情山水的詩作。國內政治風雲變幻,孫中山正在與袁世凱作殊死鬥爭,汪在法國未曾與聞,晃若隔世。其消極消沉,由此可見。直至1917年孫第一次護法,汪才回國歸隊,旋又赴法;1920年10月奉孫召,再回國參加孫領導的第二次護法,才打破消極局面,重新加入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洪流。
總之,謀刺事件後,汪的懦弱自卑、優柔寡斷性格有所發展,成為他在以後革命過程中的後製力。
革命生涯
1905年7月謁見孫中山,加入同盟會,參與起草同盟會章程。8月被推為同盟會評議部評議長。後以“精衛”的筆名先後在《民報》上發表《民族的國民》、《論革命之趨勢》、《駁革命可以召瓜分說》等一系列文章,宣傳三民主義思想,痛斥康有為、梁啟超等的保皇謬論,受到孫的好評。
1906年6月畢業後拒絕兩廣總督岑春煊令其歸國服務的要求(日語翻譯,每月可得稿酬五、六十元,不僅滿足了自己的生活,還可以資助朋友)。1907年初,日本政府迫於清政府的壓力,隨孫赴南洋籌設同盟會分會,任南洋革命黨報《中興日報》主筆之一,與保皇黨的《南洋總彙報》進行論戰。
1908年赴緬甸設同盟會仰光分會,3月汪精衛在馬來亞的檳城結識了華僑鉅富陳耕基的女兒陳璧君。後又參加在新加坡籌設同盟會南洋支部等工作,並籌募革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