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3年,秋末
“大停電第121天
“今天遇到10具屍體,1個活人,那是一個阿姨,長相很好,不難看出,從前她是很有修養的人。但為了救助丈夫,她不惜騎到一個未成年人的腰上。我拒絕了她,並在她碰到我的槍之前,搶先扣動了扳機。”
少年放下筆,合上那本《人類最後的筆記》。
車輪駛去,留下碎花裙的婦人倒在路邊,倒映在水窪中的天空,也被散落的髮絲割得支離破碎。
……
莫世是一個大二學生,主修近代科學史。
四個月前,他正在老家過暑假。那是一處位於保留地的鄉野,距離最近的人類聚居地也有幾十公里。
一個下午,家中所有的裝置訊號中斷,他和外界失去了聯絡。
之後的幾天,訊號既沒有恢復,也無人上門維修。他穿上外骨骼裝置,跑到最近的小鎮,才得知絕大多數需要用電的基礎設施都停擺了。
在這個時代,核聚變技術已經成熟,化石能源基本被淘汰。基礎設施和工農業生產都極度依賴電力,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也都離不開用電。而大多數電子裝置又採用無線充電,要麼連著家庭管家系統,要麼接入交通中心、物流中心、農業中心等各類控制中樞。
可以說絕大多數設施都靠電力驅動,沒有油車,沒有天然氣,沒有柴火灶,甚至連打火機都很難找到。
當然,在對電力極度依賴的同時,備用方案也很充足。
每個城市都是多級供電,電力短缺時可以降級供應,以優先保證重要且緊急的用電專案;而每個核電站我又有多套獨立的發電機組,每個城市也有各自的備用電池組;城市與城市間可以互相備援,一旦哪座城市的供電異常,周圍的城市都可以向其輸電。
在過往三十年的記錄中,從未有哪座城市斷電超過30秒以上。
然而這一切的準備,在這次事件中都形同虛設。
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莫世立刻趕回鄉下。他祖父曾是大興嶺的護林員,一個人守護著上千平方公里的保護區。這裡的用電全部來自太陽能屋頂,和外界的電網相互獨立。
不過家裡的通訊都由天上的星鏈提供,如果不是自家裝置的問題,那就是整個Z國,乃至地球,都出問題了。
他的家人也從那天失聯,再也沒了訊息。
接下來的兩個月,莫世一邊等待外界訊號,一邊做起了求生的準備。
政府沒有聲音,軍隊也沒有動靜,一切官方組織就彷彿人間蒸發了一樣。社會持續動盪,人類彷彿一瞬間退回了刀耕火種的時代。
第三個月,他的根據地暴露了。
莫世沒有猶豫,開走家中唯二的交通工具——一輛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式麵包車,開啟了自己的漂流之旅。
他的目的地是南方,越南越好。冬季悄然而至,失去了庇護所,僅憑這輛麵包車,很難捱過冬季和瘋狂的同類。
而且,他的家人最後去的地方,也在南方。很南,在南半球。
放在停電前,這個距離並不遠,從訂票到落地,幾個小時就能抵達目的地。如今卻是遙隔天塹。
雖然不知道這個世界怎麼了,家人也生死未知。但幾個月的獨居,沒有網路,沒有社交,讓莫世倍感孤獨。他想著,就算死了,也要離家人更近一點吧。
……
莫世的麵包車以電為動力,作為傳統地面交通工具,不支援磁懸浮,也無法飛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被淘汰,禁止駛入大型城市。
不過優點是功耗低,除了直連蓄電池,與其配套的供電裝置還支援多種能量輸入,煤、油、可燃冰、固體氫等等,甚至樹葉、果皮等大多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