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 眼瞅著又快到小寶的生辰了, 展易思忖著,他會做的小玩意兒, 這幾年也都送過了,送重複的沒啥意義。正好,這回是掐著趕場子的日子下山的, 仔細挑揀一番,說不定就能尋出好玩意兒來。
當然,他也防備著萬一沒挑到中意的,就想著回頭再做一副弓箭好了,反正上回那副瞅著也舊了,再說本來就是小孩子玩的,沒啥威力,他要是再做還能做得更加結實一些。
這般想著,他還格外多帶了些錢,雖說獵物能換錢,可這回除了要給小寶買生辰禮物外,還得多買些油鹽醬醋等生活用品。事實上,比起隔壁家,他們家用佐料格外得費,不過他倒是無所謂,橫豎小媳婦兒也就這麼點兒愛好,費點兒就費點兒唄,他回頭多打幾隻獵物就好了。
因著心裡揣了事兒,展易只步履匆匆的往山下趕。這條下山路,他已經走了無數遍了,怕真的是閉上眼睛都能摸對地兒。當然,哪怕心裡有事兒,他依然分神注意著四周,畢竟這裡是深山老林,即便野獸們決計不敢主動惹上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掉以輕心。
一路疾走,便是展易的腳程極快,走到山下時,天也已經大亮了。站在山腳下,他還下意識的瞅了一眼俞家的方向,略定了定神,這才抬頭往村頭走去。
俞家,早幾年就徹底沒人了,不過房舍倒是不曾荒廢,畢竟故土難離,再說祖宗祠堂還在上河村呢,以俞承嗣那性子,是斷然不會捨棄祖宅的。好在俞家的人雖然都跑了,可族裡人卻還不少,再說了,這不是還有俞大伯在嗎?因著俞承嗣的關係,俞大伯家裡的兒女,尤其是年歲比較小的,都一溜煙兒的跑出了村子,去了平安鎮乃至縣城裡,不過俞大伯本人卻是沒人,他年歲大了,身子骨也不是很好,每日也就拿手放在背後,彎腰駝背的在村裡閒逛。
展易隔段時日就會下山一趟,所以他好幾次都在村裡遇到了俞大伯。不過,兩人並不熟悉,見了面也最多就是點點頭,倒是有幾回俞承嗣託人帶口信找俞家老二,都是俞大伯幫著轉達給展易,再叫展易告訴俞家老二的。
事兒都是沒啥事兒,不過就是勸俞家老二別總是待在深山老林裡了,沒出息啊!這麼也沒錯,畢竟這年頭最出息最體面的當屬讀書人了,再其次就是擁有不少土地的地主老爺,接著像俞父這種手工匠人也不錯,再不行去做點兒小買賣也好。
像俞家老二這般,倒是有一手祖傳的手藝,可他完全沒進取心,每年做出來的篾器,絕對足夠一家人吃喝嚼用了,也存了一些養老錢,卻完全沒有出山置辦家業的打算。這在很多人看來,都是沒出息的表現。
幸好,俞家老二那性子,說白了就是獨,他自個兒過得高興就好,哪裡管旁人說什麼?這俞小滿以往還有些顧忌村裡人的說辭,不過那也是以前了,自打俞父俞母以及俞家老三都跟著去了縣城裡,她就完全不在乎了。很明顯,在她眼裡,孃家人多少還有些份量,像俞大伯這種親戚,就沒啥感覺了,更別提那些個族人了。
展易從村尾山腳下,一路往村頭走去,這條路他更熟悉,不過比起山中的千篇一律,村裡還是有些變化的。
像是哪家修繕了房舍,哪家在縣城裡賺了大錢回來推倒重建了,再不然就是哪家索性搬到了鎮上,連村裡的房舍都不要了……
這其實都很正常,人人都在過日子,依著自己最舒坦的方式。也不是所有人都像俞承嗣那般在意祖宅,說白了,也就因為他是長子,有承嗣的觀念,這才不論住不住祖宅,每年必然派人修繕,日常也委託了俞大伯幫著看顧。其他的村人,若非長子,人家才不在乎村裡如何,就像俞三叔,他不就是早不早的搬離了村子,在府城紮根落戶了。
對了,展易這幾年也有同俞三叔打交道,不過石榴果卻是賣不出高價了,畢竟這玩意兒就是圖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