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萬太平軍早已察覺到形勢不妙連夜西逃入北原郡境內去了。看見帝國耀眼的雙龍戲珠旗在滄州城頭迎風飄揚,司徒泰當然不會忘記這次戰爭中的功臣向千秋,雖然投敵有過,但在那種情況下也無可厚非,畢竟處於絕對劣勢之下,企盼他力挽狂瀾顯然不現實。而今次的戰功卻是實實在在的,若不是對方的種種手段和反戈一擊,第一軍團即便是奪下滄州,一樣要付出相當代價,這一點從進城後圍剿那些殘餘的太平軍和民兵們的戰鬥激烈程度就可以見一斑。
論功行賞,向千秋再一次被推上了滄州府城守一職,府尊換成城守,其他似乎一切都沒有改變,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連向千秋本人似乎也覺得猶如夢中,世道原本就如此奇妙荒唐。
六月如火,廣褒無垠的碧色草原上卻是殺聲陣陣,角弓長鳴。一列列一隊隊騎兵正在草原上追逐爭鬥,陣形如同走馬燈一般的變幻演化,莫特自治領自衛部隊檢閱正在緊張進行。遠處搭建的高臺上三頂青羅蓋下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兩個人影並排而坐,交談甚歡,狀極親密,身後幾員武將按劍扶刀,筆直的站在居中的一人身後。而另一頂青羅蓋下卻是一名宮裝女子,態度有些冷淡的坐在一旁。
看臺上居中的一人龍形猿軀,清朗的面容上笑意融融,正是唐河帝國軍政節度使兼北呂宋總督同時兼任西域聯盟主席的百勝公李無鋒,此次他出訪莫特乃是他第一次正式以唐河帝國節度使和北呂宋總督身份出訪藩邦,而無鋒對外宣稱也是以西域聯盟主席這一不倫不類的身份出訪莫特自治領,與莫特自治領商量商務事務。和他交談甚歡的年輕人正式莫特自治領領主古兒素甫,自從古兒丹在被推翻之後,無鋒便擅自先斬後奏宣佈莫特自治領從屬於帝國,並從帝國獲得了冊封古兒素甫為帝國伯爵的賜書,莫特酋長一職也改稱領主,古兒素甫成為第一任莫特自治領領主。
對於事實上主宰莫特全族的李無鋒來訪,古兒素甫自然不敢怠慢,沒有李無鋒,他早就變成了草原上兀鷲口中的美味,何況西北在接管了莫特一族的外交和軍事權利的同時並未過多幹涉莫特民族的內部事務,而且還加大了對自己領地在教育、衛生和城市建設這些在他看來花錢不討好事務方面的投入,讓他放心不少,而西北提供給他供他自己自由支配的資金也是不少,讓他完全足夠享受而不需估計貴族們的意見,因為這些並非出自族內。
唯一讓他有些不安的就是那個平素少見的騰格里軍團的軍團長此時卻一臉嚴肅的站在身後,他原本打算多加一頂青羅蓋讓那位莫特自治領自衛軍事實上的控制者也坐下,但看到對方毫無表示也知道有些不太合適,只得放棄了這個打算。
一邊仔細觀看著正在作隊形演練的騎兵隊表演,無鋒一邊也在琢磨著崔文秀向他提出的建議,將六個萬人隊的輕甲騎兵,擴充至九個萬人隊,組成三個輕騎兵叢集,一個駐防莫特首府火花集,另外兩個叢集則作為戰略機動叢集,可以隨時調動增援其他地區或者作為突襲力量進行遠端打擊。
這個建議在無鋒還在慶陽之時便已經以書面報告形式呈送到了西北軍事聯席參謀本部,報告中詳細闡述了建立機動叢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並以組建莫特自衛軍為證力陳了在莫特預備役中補充組建三個萬人隊輕甲騎兵的優勢,這個報告受到了參謀總長凌天放的首肯,經過參謀聯席會議的批准,報告終於提交到了無鋒手中,也引起了無鋒的重視,所以也才有了無鋒這次的莫特之行。雖然莫特騎兵在樓蘭和高昌表現不俗,但無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