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然後讓魏徵房玄齡孔穎達七人做了副主編,其餘的學士們也掛了個編輯之名,至於那些學生們,掛名資格也沒。
然後有一天晚上,李淵居然也帶著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楊恭仁一群宰相微服私訪。
李世民和李建成還有李元吉,柴紹、秦瓊等幾個女婿也都陪同。
雖然沒有擺天子儀駕,可也還是有大群侍衛。
皇帝突然就這麼駕臨了張超家,這讓張超非常的意外。不過李淵倒是一副很隨意的樣子,先是看了看張超他們編的字典,然後叫了張超過去說話。
李淵對張超態度還挺和氣的,甚至還拉了張超的手,拍他的肩膀,讓他坐在旁邊。弄的張超當時有點懵,雖然印象裡李淵其實是個當皇帝當的挺輕鬆的人,江山都是李世民打的那種話他是不信的。
可隋末亂世,梟雄爭霸,瓦崗李密、洛陽王世充打的難分難解,其它各地反王也是撕殺不斷,倒唯有李淵,起兵時間其實很晚,卻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打進了關中,奪下了長安。然後後來居上,大軍四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張超印象裡,李淵起兵之前,一直是個很懂得韜光養晦的人,很低調。就算到了楊廣快死了,也一直不肯馬上起兵,急的裴寂劉文靜李建成李世民那些人不得了。
李淵起兵後,不斷的封官加爵,向李密拍過馬屁,向突厥聯過盟借過兵,對那些原來了隋朝的官員貴族們,更是大肆拉攏,封了無數的勳官爵位。
感覺李淵當皇帝真是最輕鬆的那個,但張超覺得李淵能當上皇帝,絕不是靠了自己的兒子。只能說,李淵其實是那種笑面虎的角色,看著總是人畜無害,其實相當的精明能算計,就跟李淵一向比較崇拜的姨父楊堅一樣。
手腕厲害。
張超暗暗打量李淵,發現李淵其實長的還行,年紀雖然快六十了,但精氣神不錯,就是鬍子有些稀。
麵皮有點皺,怪不得以前楊廣曾經叫李淵阿婆面。
有傳說李淵還有三乳,可惜張超看不到。
李淵拉著張超的手笑著說,秦瓊是他駙馬,而張超又是秦瓊義子,因此算是他的外孫。這番話說出,讓站在邊上的那些宰相和學士們都大吃一驚。
如裴寂這樣的李淵心腹重臣,雖然跟著李淵多年,熟知道李淵行事手段,知道他最擅長的就是高封厚賞以拉攏人。可說出這樣的話來了,也還是有些讓人意外的。
李淵問了張超一些話,和超都老實的答了。其中就有說到印刷術和編書的事情,李淵撫著胡道,“年少有為啊!”
然後突然就讓一旁的黃門侍郎溫大雅擬旨。
封張超為武安縣開國伯,加實封百五十戶,通前一百戶真封。還加張超為崇文館大學士,並翰林院學士。
此時本來沒有翰林院。
李淵今天卻新設一個翰林院,然後把東宮的崇文館學士,和天策府的文學館學士,全都授以翰林院學士之銜。
翰林院學士不是正式的職官,而是相當於一個加銜,翰林學士各依本官品級。
對於這一眾學士們來說,就是能夠多領一份俸祿,並不需要真的去翰林學士院當差,也沒差可當,翰林學士們說好聽是備皇帝顧問,但其實也就是個加銜。
張超也不知道李淵為什麼要突然弄一個翰林學士院,然後把兩個兒子招攬的學士們都給弄進去了。
翰林院學士、崇文館大學士、太子洗馬、崇文館副館主、武安伯張超。
名字也有一串頭銜了,能領好幾份俸祿。還加了五十戶的食邑真封,有一百戶了。
對於皇帝老子的公然挖人行為,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沒說什麼。反正皇帝也只是給他們的學士加了個翰林學士銜,又沒解散他們的文學館和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