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轄境北抵雲南南盤江,南抵越南河靜、廣平省界,東有廣西那坡、靖西等部分地區,西南在越南紅河黑水之間。
安南都護,由交州刺史兼任,這也是邊地特有形勢下的事權統一。
安南都護府轄十三州,三十九縣,轄區很大,但天高地遠,朝廷對那片地區的實際控制力其實並不算強。在嶺南地區,實力最強的依然是地方豪強馮盎,那是嶺南聖母冼夫人的孫子。
冼氏是嶺南黎越土著的首領,而馮氏又是嶺南漢人的豪強,馮冼兩家的聯合,可是自南朝之時,就一直是當地聽調不聽宣的土皇帝了。隋朝時,冼夫人歸隋,到了唐朝,馮盎又歸唐,但到現在,嶺南那片地方,朝廷的實際控制力也很一般。
就更別提更遙遠的安南都護府了。
朝廷設立安南都護府,原本也是想要在交州設個點,加強朝廷最南端的控制力,甚至將來能夠反過來對嶺南的馮冼兩家增加些制衡手段。
按計劃,以後朝廷是要往那邊開發的。
起碼李超都已經和秦瓊程咬金牛進達等勳貴家,商議好在交州建設港口,準備在那邊大力發展甘蔗種植,把交州港變成一個糖港,要在那邊建甘蔗園,蓄養奴隸等。
只是如今變化太快。
朝廷本來還打算在那邊種植糧食呢。
不過要想在嶺南發展開發,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行的。建港口建種植園,甚至可能要建奴隸港,還得投資建造船廠,培養船員水手,堪測海圖等等。
這都需要巨大的人力財物投入,還需要很多的時間。
別說現在安南還沒開發,就算真開發了,想要把糧食運出來,那也是無比艱難,除非有了很成熟的海上航線,要不,一切都是空談。
楊廣當年徵遼。弄的艦隊從山東到朝鮮,只是很短的一段海路,都因遇風浪,整個艦隊都被風暴覆沒了。
封德彝當年就曾經在那支艦隊裡,結果還是命大,抱著塊船板,居然讓他被浪吹到了海灘上,大難不死。但那支艦隊如他一樣命好的,可沒幾個。
連軍隊的艦隊,都全艦隊被風暴淹沒,更別說普通的糧船隊了。大海,在如今絕大多數人的眼裡,那是神秘而又不可測的。
“我想征服大海!”
太子卻一臉憧憬的對李超說道。
“建起巨大的樓船,山一樣大,這樣航行海上就不懼風浪,而且一船就能裝上幾萬十幾萬石的糧食!”
李超聽不下去了。
“太子,我平時跟你上課,你有沒有認真聽?大海上,船越大越好?誰跟你說的?船越高大,便越不經風浪。哪怕是在長江上,都不是越大的船越好。大樓船,那其實是在大湖裡航行適合,因為大湖裡面風浪小,水平浪靜。江河裡都有不少地方水急浪大,船越大越不抗風。到了海上,風浪更大,一個浪都有一棟屋那麼高,你建山一樣大的樓船?這不是自找麻煩?”
所謂術業有專攻,最怕的就是外行的瞎拍腦袋。
海上航運,這是相當有技術含量的事情。涉及到許多專業領域,比如海船領域,海航領域等等,外行人,如太子這樣的,連大海都沒見過呢,就想著要建巨大的樓船,要造能裝十幾萬石的船,你開什麼玩笑。
唐宋時代,內河裡最大的江船,也不過萬石。你還十幾萬石,除非你有發動機。風帆時代,不可能的事情。
“你別在那裡瞎幻想了,還是腳踏實地做點實事的好。你以為你想的那些,沒有其它人想到過?為什麼別人不提?因為他們不但想到了,而且仔細的考慮過了,知道那是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就不瞎提。你不是想去圍獵嗎,那就準備好你的工具。磨刀不誤砍柴功,把自己的裝備都裝備好檢查好!”
太子被李超數落,不過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