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4部分

入陳州項城,在那裡沙河與蔡河相匯,下游就是潁水。而此時直接向北沿蔡水上溯,直到汴州開封。從那裡再向東進入四瀆之一的濟水,一路向東。

這條線路,從漢京出發先一路向北,再一路向東,再向北,再向東,很曲折。但再曲折,有這條水路,也比陸路快上數倍。

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認,打通方城山埡口後,把白河與沙河一連,然後就把整個南北的水路都連通起來了。

黃河、蔡水、汴河、潁水、淮河、白河、唐白河、漢水、長江,湘水、贛江。

連通入了整個水路網。

李世民都不得不承認,太子修的這西運河,一點也不比隋朝修的大運河差。

“船隻怎麼安排的?”

封禪的隊伍很大,會有數萬人馬,這麼多人坐船,還要帶上不少物資,需要很多船。

“工部和將作監計劃打造一批龍舟。”

李世民搖頭。

“沒有這麼個必要,朕去趟泰山,哪裡有必要專門打造一批龍舟?大唐水運繁榮,商船也多。可以徵調一批商船,算是朝廷租用就是。”

房玄齡倒沒料到這點,想想也不錯,如果造幾百條龍舟耗時費力。直接租用,倒是很快能湊齊這麼多船的,如今大唐擁有許多家船運商號,有專門跑黃河的,有專門跑長江的,也有專門跑河河、運河的,更有專門跑海上的。

船隻也分為各式各樣的,有海船,有江船,有汴船等等,適應於各種不同的河流運輸。一些大的船行,江河湖海都跑,哪都有他們的船隊。

如李記航運,就是如此。

皇帝封禪用船,都不需要到處徵調,找排名前十的船行調船就足夠了。

“讓無忌去打前站。”李世民安排道。

幾萬人馬出行,幾千里路程,這一路上安全、補給等肯定要作好準備。讓長孫無忌帶支兵馬先前打前站,也是必須。

地方上還得負責接待呢。

“玄齡,坐。”

李世民招呼著房玄齡坐下,欲言又止。

“陛下不妨直說。”

“封禪泰山,短時間不可能回來,而且你也知道,此次封禪之後,朝廷也將正式徵遼。到時鎮會在登州坐鎮,這一去,快則一年,短則兩三年才能回來。漢京這邊就交給太子監國,太子年輕聰慧,但畢竟年幼,朕準備挑幾位大臣留守輔政,原本我定的是李超、杜如晦

李靖和褚遂良四人。如今如晦已經走了,馬周接替了他的位置。這留守輔政大臣,朕倒有些拿不好主意了,你幫我看看。”

房玄齡心裡思忖,原本是李超、杜如晦、李靖、褚遂良四人,現在馬周接替杜如晦。如果僅僅是換一個人,那麼皇帝肯定不會特意拿出來說。

李超、馬周、李靖、褚遂良,房玄齡一下子明白皇帝在擔心什麼了。

馬周以前是李超的賬房,因此一直以來都被稱為是李超的人,而李靖跟李超關係也不錯,玄武門後和漢京之亂後,李靖都是靠李超保下來的,他們還是親家,李超的女兒許給了靖的曾孫。而褚遂良,也是李超的舊部,早年跟李超曾有過點矛盾,但後來卻成為了堅定的李黨一員。

留守漢京四輔政大臣,全是李黨,這皇帝肯定不放心了。

哪怕這個李黨,也僅僅是下面人說說而已,並不真的存在這樣一個李黨,但李超跟他們的關係確實很近。

“李靖是兵部尚書,此去封禪之後,就是東征開始,陛下身邊怎麼能離的開兵部尚書呢。臣以為不如換屈突老王爺留下。”

“可屈突通是樞密使。”李世民道。樞密使可比兵部尚書重要多了。

“那就留樞密副使劉弘基將軍在京。”

這個人選李世民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