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政斂眸,朝身邊人吩咐:「去給孫太守換張新紙。」
孫廉寫得不慢,不出半個時辰,祝政已拿到了完整的罪己詔。他略掃一遍,輕嘆一聲,而後緩步走出了審訊室。
鐵柵沉沉關上,冷暗的屋子裡,只留下孫廉一人,長跪不起。
認罪狀上,孫廉一五一十全都招了。
夏天羅重傷,之後襄陽圍困,城裡一開始還算有序,後來糧食吃盡,連街上樹皮都剝乾淨了,襄陽城內開始易子而食。這還是文明剋制的,有些蠻橫的,直接提刀上街砍人,之後拖走。
襄陽突逢大難,孫廉急在眼裡,更痛在心中。
他在此數十年,有許多人更是他看著從總角兒童成長、娶妻、生子……襄陽民眾平時也沒將他當官老爺,只喊他「老孫頭」,好像他就是隔壁街上的和藹老頭,只是住在官署而已。
老孫頭治理農桑尚可,徵戰之事他真是一竅不通,襄陽圍困不出三日,他的求救文書一封接著一封,八百里加急朝都城發,甚至天上飛鴿、水鬼傳信、遊俠帶書,能試的方法都試過了。
只是魏軍像能未卜先知一般,他傳出去的訊息必定會被攔截,令兵、水鬼或遊俠定會被重傷,再丟回城下。
傷心無望之際,孫廉懇切寫了數千字求和文,拖令兵帶了出去。不出二日,令兵又被魏軍重傷丟回,身上揣著撕碎的求和文書。
而後孫廉遞了數封求和書出去,皆被撕碎打轉。他哀聲嘆著,再複數封求和信函,懇求百姓無辜,至少能開城片刻,放得百姓出城。這一次,令兵依舊被打轉,但這封放百姓出城的邀請,不翼而飛。
這時候,魏軍開始在城外堂而皇之建造瞭望樓,一開始孫廉還不知其意,瞭望塔樓落成那日晚上,忽然有一羽箭透窗而入,直接射在他書案之上,尾端綴著一絹帛。
絹帛中以蠅頭小楷寫滿了字,開篇便是角樓上揮舞火把,不同揮法對應不同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相互組合,又與漢字一一對應,更詳細寫明瞭兩方溝通的時辰、方法。
依他所言,祝政派人在孫廉方枕之中找到了絹帛,只是本該寫滿暗紋的絹帛,早已被人換做一張尋常錦布。
這位好心辦錯事的孫太守,一舉一動都被盯得清楚,那絹帛,說不定早就被掉了包。
李守義被放了出來,知曉前因後果之後,親下大牢探望孫太守,只是孫太守一直避而不見。
下大獄的七日間,李守義的確咬定是自己所為,不過每日並無刑訊逼供,什麼鞭笞、哀嚎之聲不過是幼清空揮掣電鞭,莫桑瑪卡仿了李守義的聲音,做的一齣戲罷了。
審訊那日,兩個房間聽起來相隔相鄰,實際上中間還夾了一個空屋。
常歌先傳了李守義在最左側問話,莫桑瑪卡和幼清在中間的屋子裡做戲,最右側審訊室,才是孫廉祝政所在那間。
明面上,是常歌審李守義;實際上,是拿這齣苦肉計為基礎,由祝政審孫廉。
孫廉招供,李守義這邊的情況,祝政也推測了個七七八八——他守著西南角樓,恐怕早已猜測懷疑過,火把和人頭幡之間的關係。魏軍大擺奇門迷陣那日,他同常歌一樣,望見再度掛起的人頭幡,即刻明白了通訊手法。
上次祝政要懲處孫廉之時,李守義就主張襄陽已失了夏天羅,此時斷不能再失去孫太守,再加上李守義至襄陽以來,多受孫太守照拂,這才先祝政一步到達瞭望樓,打算銷毀證據,或是為其頂罪。
瞭望樓抓捕當日,那絹帛確實被青衣女子搶走,常歌虛晃一招,亮了手裡的錦衣人衣料,謊稱是絹帛碎屑。
至於絹帛上寫了什麼,常歌壓根不清楚。他不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