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朱輝光將皇帝的口諭傳達給禮部尚書和工部尚書等大臣,這些朝廷高官面色一變,固然不敢指責皇帝,卻也紛紛表示要立即進宮面聖,向皇帝提出自己等人的反對意見。
不過,這就不是朱輝光需要操心的事情了,他只是奉旨行事,向朝臣和朝廷辦事衙門傳達皇帝的意思,至於這些大臣執行還是不執行,那就與他無關。
朱輝光傳達完皇帝口諭,立即回宮。在回宮的路上,就遇上了也準備進宮面聖的太子李豫。
李豫在自己的半幅鑾駕上見到朱輝光,示意左右停下,然後在鑾駕上淡淡笑道:“朱省監這是何往呢?”
朱輝光恭謹一笑,讓開路徑在一側躬身道:“回太子殿下的話,奴婢奉旨出宮向禮部宣召,辦完差使這就回宮伺候陛下。”
朱輝光對旁人哪怕是李泌杜鴻漸這些朝中重臣都是自稱雜家,唯獨對皇帝和太子謙卑自稱奴婢,這算是他的聰明之處和謹小慎微之處了。
李豫似乎對朱輝光的恭敬頗為滿意,朗聲大笑,也沒再追問,徑自道:“本宮也進宮面聖,不如就與朱省監一併而行吧。”
朱輝光微微愕然,但旋即微笑恭謹點頭頷首,跟隨在李豫的半幅鑾駕之後。朱輝光也是一個城府深沉之人,在搞不清李豫何種狀況之前,他是不會暴露內心真實情緒的。
實際上,以朱輝光的心智不難明白,自己應該算是東宮竭盡全力想要拉攏的物件之一。他是皇帝身邊的內侍大總管,掌握了朱輝光,就相當於掌握了皇帝的資訊行蹤和一舉一動,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是朱輝光比誰都理智和清醒,只要他稍稍流露出傾向於東宮的一絲徵兆,或者暴露出與東宮過從甚密的徵兆,皇帝就會果斷將他從內宮中清除出去。
皇帝現在的敏感和警覺可謂是一觸即發。
朱輝光不敢冒這個險。
更重要的是,在朱輝光眼裡,皇帝現在春秋鼎盛,正當壯年,距離東宮唱戲登臺的時間還早。當今皇帝看上去優柔寡斷為羸弱之君,實際上大智若愚手段果決,該出手的時候一點都不會手軟。這從皇帝處置老皇帝一事上就能看出某種端倪啊。
東宮太子李豫雖然強勢,才幹、威望和影響力皆無人能比,但儲君就是儲君,作為皇子,只要皇帝給予他接班人的合法地位,不到萬不得已,其實做不出篡位弒父的事兒來的。
當年太宗皇帝李世民之所以一手炮製導演了玄武門事變,主要還是因為被逼到了某種程度上——事實上,如果不是李世民搶先下手,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也會向他下毒手。
奪嫡之事在皇家來說,往往裹夾著鮮血和陰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皇位至尊唾手可得,當事者誰也不會猶豫半分。
朱輝光自有自己的判斷。在朱輝光看來,皇帝雖然猜忌李豫的強悍和勢力膨脹,但暫時還沒有廢黜太子的念頭,而在諸皇子中,也唯有李豫最適合當接班人。雖然皇帝也在扶植趙王,但不過是作為皇帝的一種御下和帝王心術,皇帝心目中的儲君人選還是李豫。
所以,皇帝和太子之間沒有根本性的矛盾,只要有接班的希望,李豫還是會沉住氣等的。
所以,朱輝光認為,李豫和皇帝之間的關係貌似緊張,實際上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能相安無事。從這個角度上說,朱輝光不會投靠東宮,因為沒有意義。他只要伺候好皇帝,所有的榮華富貴都能保住,沒有必要多此一舉。(未完待續。)
第四百八十二章 脫身(3)
第四百八十二章脫身(3)
南勇神色興奮,嘴角因為激動都在隱隱顫抖著,他望著一身農夫打扮的孔晟,好半天都沒有說出話來。
孔晟還活著!
對於長安和朝野上下來說,這絕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