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瞟了鄧六春一眼,慢慢說道:“該不會是因為你本來是這裡的人,幫胡振軍說好話吧。”
鄧六春嚇了一跳,急忙說道:“陳書記,我雖然和胡振軍關係是不錯,但在修路這件事上,我可以打包票,確確實實不是做給您看的,都是透過胡振軍做了工作後,由老百姓自出來修路的,這都已經修了快半個月了。”
聽了鄧六春這麼急切的解釋,陳寧相信這修路確實不是做給自己看的。不過對組織修路的胡振軍有點感興趣,雖然剛剛胡振軍站在路口迎接,使陳寧有點不爽,但能帶領老百姓修路的幹部,應該算是個合格的鄉鎮幹部。
“胡振軍是本地人?”陳寧問道。
“是本地人,跟我是高中同學。”鄧六春老老實實的說道。
“要致富,先修路。看了這句話胡振軍理解的不錯,但是在修路的同時,還要動動別的腦筋,怎麼樣才能把豎新的經濟搞上去。”陳寧說道。
“誰說不是啊,這兩年胡振軍為這事不知動了多少腦筋,豎新的耕地面積是全縣最少的,人均佔有耕地面積還不到半畝,想引進種植一些經濟作物,但又沒有銷路,辦了兩個木材加工廠,由於交通不便,產量也有限,起不了多大作用。”鄧六春說著不禁搖了搖頭。
“是啊,要帶領一個地區脫貧致富,談何容易啊。”陳寧也感慨道。
說話間,到了豎新鄉的鄉政府。鄉政府的院子還是文革時期的產物,一棟兩層的樓房,陽臺外部雖然用石灰刷過,但還能映出裡面農業學大寨的字樣。
陳寧從車裡出來,胡振軍和趙偉已恭恭敬敬的站在車外了,他們因為參加過昨天的幹部大會,所以都認識陳寧,可陳寧只知道他們的名字,卻和人對不上號。鄧六春在一旁指著一個三十七八歲,面色黑黑,身材魁梧的介紹道:“陳書記,這位就是豎新鄉黨委書記胡振軍。”毋庸置疑旁邊一位架著眼鏡,有點白面書生味道的就是鄉長趙偉了。
陳寧經過一路上鄧六春的介紹,已經對胡振軍的印像大有改觀了,握了一下胡振軍的手,說了一句:“振軍同志,你好。”
胡振軍則微微彎著腰,有些激動的說道:“真沒想到,陳書記會在剛上任就到我們這個窮鄉僻壤來。”
“既然這裡的窮鄉僻壤,就要想辦法改變他。”陳寧看著胡振軍說道。
“陳書記,說起來慚愧,我已經到這裡兩年了,卻沒有能力使豎新展起來。”胡振軍有些慚愧的說道。
“陳書記,我是豎新鄉的鄉長趙偉,豎新沒有展起來,我也是有責任的。”一旁的鄉長趙偉,看到胡振軍在向陳寧檢討,連忙上前也做起了自我批評。
“我今天來,可不是聽你們檢討的,我們還是先進去,你們兩個還是給我先介紹一下你們鄉的情況。”陳寧皺了皺眉頭說道。
來到鄉政府會議室,顯然都是經過準備的,桌上放著幾盆水果,陳寧等人坐了下來,胡振軍和趙偉則坐在陳寧的對面。
“陳書記,我這就開始彙報,我鄉去年完成產值;;;;;;”胡振軍翻開筆記本,說道。
“這些資料你們都上報過,我都看過,你主要彙報一下,你這兩年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聽說你曾嘗試種植一些經濟作物,情況怎麼樣,你可以介紹一下。”陳寧打斷了胡振軍的彙報,他可不想聽這些乾巴巴的資料,他想具體瞭解一下,胡振軍他們有什麼具體舉措。
“好的,陳書記,那我就彙報一下,我們這兩年嘗試種植的一些經濟作物情況。”胡振軍和上筆記本有點苦笑的說道:“前年,我剛到任時,嘗試種植過水密桃,我們這兒產出的水蜜桃確實個大、皮薄、汁多,當時沒有考慮綜合因素,覺得我們這兒的水蜜桃好吃,可以為豎新的老百姓帶領經濟效益,就號召大家種植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