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團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又得到端王載漪、剛毅的支援和庇護,可謂是如魚得水,他們在京城裡鬧得越來越兇。他們燒教堂,殺洋人,懲罰教民,整個京城裡到處都是義和團的人。
慈禧皇太后看著義和團這樣在京城裡鬧騰,覺得也不是個事兒, 可是她又一時沒有好的辦法,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義和團的這種做法。
其實,在慈禧皇太后的內心深處,她還是希望利用義和團的民心與洋人幹一仗,把洋人趕出去,以報她心中對洋人的仇恨,雪洗恥辱。
但是她又擔心,如果讓義和團任其發展下去,對義和團又不好控制。這讓她左右為難。
更讓她頭疼的是,各督臣對待和洋人作戰的意見又不一致,她又不得不考慮。
兩江總督劉一坤發來電報,不支援朝廷與洋人開戰,兩廣總督李鴻章又建議說,和洋人開戰需要謹慎從事,慎重考慮,切不可輕易作出輕率的舉動。兩湖總督張之洞卻對與洋人開戰有沒有明確的表態。
慈禧太后心想,這幾位督撫大臣的意見都各有道理,她需要再好好地慎重考慮一下。
此時,義和團的行動愈發激烈,一些外國使節不斷地向清政府提出抗議,要求嚴懲義和團。
慈禧皇太后感到壓力倍增,她決定召集更多的官員商議對策。
在會議上,群臣爭論不休,有的主張鎮壓義和團,有的則認為可以利用他們對抗外敵。
慈禧皇太后靜靜地聽著眾人的意見,她明白,無論做出何種選擇,她都必須慎之又慎。
其實,從內心裡說,慈禧皇太后還是願意開戰的。一旦開戰,她想讓洋人看看,大清朝是不可以隨便讓洋人欺辱的。
可是,再想想以前的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卻又讓她膽戰心驚,心有餘悸。
這次戰爭結束後,不是割地,就是賠款,讓她羞愧難當,愧對祖先。
而且,更讓她擔心的是她的權力問題,如果一旦開戰失利,洋人就會逼迫她歸政,讓她交出手中的權力。這才是她最關心的問題。
至於和洋人開不開戰,這幾日這個問題困擾得慈禧皇太后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這日,她又把李蓮英找來,和李蓮英商議此事,她想聽聽李蓮英的意見。
“小李子,你說說,假如我們一旦和洋人開戰,打起仗來,結果會是怎樣的呢?”
李蓮英見慈禧皇太后找他來就問這個問題,這讓他確實為難,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是好。
如果他為了迎合慈禧皇太后的心思,動員她支援義和團跟洋人開戰。如果贏了,那倒好辦,皆大歡喜,誰也沒有責任。
可是,如果一旦輸了,那他可就是罪魁禍首了,難逃其咎,說不定慈禧皇太后一生氣了,就會對他碎屍萬段的。
因此,李蓮英只能含糊其辭地回答慈禧皇太后的這個問題。
“老佛爺,奴才認為,這個結果是很難預料的。一旦打起仗來,誰贏誰輸,沒有定數。義和團的人民心可用,但是他們的法術對洋人管不管用,這就不好說了。如果他們的法術很靈驗,刀槍不入,洋人自然就會輸的。但是一旦他們的法術不靈,被洋人刀槍攻破,那就很危險了,估計就很難贏了洋人。”
李蓮英的回答很巧妙,他分析了義和團和洋人作戰的兩種情況。
慈禧皇太后聽了李蓮英的分析,對與洋人開戰,心裡也沒有底了。
慈禧皇太后沉思片刻,說道:“小李子,依你之見,如今應該怎樣做了比較好?”
李蓮英眼珠子一轉,低聲道:“老佛爺,奴才認為當下應該以和為貴。義和團拳民雖然有心報國,但是終究其實力有限。如果真與洋人開戰,恐怕後果難料。奴才認為不如派使者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