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等研製成功後,找到一個好賣家,不過現在不急,等真正研製出來再說不遲。」
這次過來,江浩只是和老先生打個招呼認識一下,當然,也收穫了不少好處,老先生叫來一個人,做江浩一段時間的嚮導,好在紐約進行自己的計劃。
「發哥,咱們先找一個適合做實驗室的地方。」江浩道。
此發哥名叫陳發,就是司徒老爺子指給江浩的嚮導,今年三十六七歲,很是精明幹練。
江浩對實驗室的要求不算太高,房子在美國是不缺的,很快就找到了一棟三層小樓,江浩租了三年時間,一樓生活區,二樓辦公區,三樓實驗區,三樓裝了防盜門,閒雜人等免進。
然後開始購買各種實驗裝置,這才是實驗室投入的大項。
像什麼顯微鏡、離心機、高壓滅菌鍋、烘乾機、冰箱、操作檯、天平、液氮罐、光電螢光計、玻璃器皿、試劑矩等等一大堆。
無所謂了,反正江浩只是下單,就有專門的器材公司採購,很快給你裝備好一個實驗室所需的全部器材,只要有錢,真的是很貼心的服務。
隨後是購買試驗材料,這些也都不便宜,前前後後總共花了十幾萬美元,最後江浩對陳發道:「發哥,介紹個合適的人吧,我要做實驗,需要一個負責生活的人,洗衣做飯手腳勤快的就行。」
「這樣的人好找,下午就能過來。」陳發道。
……
安排好一切,江浩開始了自己的藥物研究工作,或者,叫藥物抄襲工作。
這個世界上什麼最賺錢,或許你可以說出一大堆來,可是藥物絕對是其中最靠前的幾項,江浩在來的輪船上,一直在思考之後的路應該怎麼走。
任務完成了,可是他覺得還有很多需要自己做的,多殺幾個鬼子,未必對國家有多大幫助,如果能研製出一些藥物,或許能救很多中國人,救很多中國士兵,他們才是戰場上的主力。
而賺到的錢,江浩也準備用在抗戰上,不管之後如何,最起碼現在常同志是抗日的,國軍依舊是抗日主力,全力解決外敵侵略者,江浩的任務是殺日本兵。
江浩準備下手的第一個藥物就是磺胺。
磺胺在1936年已經開始應用於臨床,是第一種有效廣泛抗菌類藥物,對外傷有特效。
在戰場上,陣亡計程車兵中,有一半不是被炮彈炸死、子彈射死的,而是死於看似不嚴重的傷口感染。
當年二戰戰場上,在使用了磺胺類藥物後,士兵死亡率大大降低。
既然已經有人在生產了,那江浩抄襲來還有用嗎?當然有用,磺胺雖然是公開的,可磺胺類藥物卻是保密配方。
而且現在只生產出來一種,磺胺類藥物可是個大家族,還有好多種呢,1939年製出「磺胺噻唑」,1941年製出了「磺胺嘧啶」,1969年製造出「甲氧苄氨嘧啶」,現在都沒有發明出來,江浩要搶在別人面前把他們弄出來。
戰場上,中國一直缺藥,日本可以生產磺胺,卻對中國嚴格出口,如果再搜查時發現這種藥物,日本人會當做間諜抓起來,當然中國只能得到極少量的磺胺類藥物。
雖然從美國進口了一些,可是杯水車薪,後來又被日本封堵了通路,就更加難以獲得了。
江浩第一個對著他下手的原因就是,磺胺是化學合成類藥物,江浩知道化學公式,很容易就可以合成出來,配方和合成過程甚至在一些化學教材上就有,老師手把手教授學生合成磺胺類藥物。
江浩知道要穿越到這個時代,可是看了大量這方面的資料,他看的那些書裡,不止有藥物合成公式,還包括全套的藥物製備方法,完全可以用於工業生產。
過目不忘+成熟技術,妥妥的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