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器重。段祺瑞是安徽合肥人,十九歲即赴北洋陸軍學校讀書。袁在小站練兵,早期的軍事教官大半來自北洋陸軍學校。段祺瑞被袁看中,徵調小站。段祺瑞與袁世凱一樣,其聰明才智主要體現在辦事能力上,讀書玩筆桿子則不是他的長處。袁世凱採用德國、日本提拔軍官的辦法,升任各級軍官都要考試。他有心提拔段祺瑞當統制,但又怕他考試成績不佳,便在考前偷偷把試題告訴段。考完後段得第一名,順利提拔為統制。段於是非常感激袁,忠心耿耿予以報答。後來袁任直隸總督,建議在朝中設立練兵處,統一領導全國的新軍訓練。朝廷同意,任命奕劻為總辦大臣,袁為會辦大臣,鐵良為襄辦大臣。奕劻自然是掛名的,練兵處的實權操在袁的手裡。袁任命清一色的小站舊人為練兵處各級頭目,段祺瑞為軍令司正使,地位最為重要。憑著過人的機巧權變,段慢慢在北洋新軍中隱然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在北洋將領中頗有威望。武夫們的思想一般比較簡單,講義氣,重實惠。袁克定找到段祺瑞,請他出面與北洋眾鎮的高階將領們打個招呼,協助袁宮保渡過難關,日後一定有福同享,然後塞了一大把銀票,共一百五十萬兩,要他分送給兄弟們買碗酒喝。段祺瑞二話沒說,拍拍胸膛,爽快地接受了。袁克定高高興興地回家覆命。
負責說動張之洞的徐世昌卻很為難。張之洞身為大學士軍機大臣,位極人臣,官位不足以動他;他早年充任清流派領袖,一生以清廉自居不貪錢財,金錢不足以移他;他年過古稀,體氣衰弱,女色不足以誘他;他天資卓異,宦歷豐富,詭計不足以騙他。要遊說這樣的人,真正是難上加難呀!徐世昌苦苦地盤算著,簡直找不到下手之處。
就在這個時候,醇王府裡的鬧劇傳了出來,為徐世昌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
四 醇王府裡,母子夫妻兄弟為爭權奪利吵得不可開交
載灃與光緒皇帝雖為親兄弟,卻不是一母所出。光緒帝生母葉赫那拉氏為慈禧之妹,當年由咸豐帝做媒,嫁給老醇王奕譞為正福晉。那拉氏生育三個兒子,長子、三子早夭,光緒帝為其次子。後來奕譞又納劉佳氏為側福晉。劉佳氏生有四子:載洸、載灃、載洵、載濤。載洸在光緒十年間死去,所以醇親王的爵位後來便由載灃襲封。載洵出繼為瑞郡王奕誌為嗣子,後封貝勒。載濤出繼為鍾郡王奕詒為嗣,後亦封貝勒。老醇王奕譞是個沒有多少才學識見的人,京城裡流傳這樣一樁故事,也不知是真是假。
那年載灃患病,奕譞召吳興名醫凌初平進府醫治。凌在王府住了半個月,直到載灃病癒才出府。凌每天見奕譞在府內,除吃喝玩樂外無所事事。時常見到一個年老的太監跑到他的面前說:“王爺,你應小解了。”奕譞點頭。老太監提一個馬桶過來,奕譞於是解小便。過會兒,老太監又說:“王爺,你應大解了。”奕譞又聽話解大便。天天如此,令凌初平捧腹不止。這個名醫根本沒有想到,充當御前大臣的堂堂醇王爺,在王府裡竟如三歲小兒一般地聽人安排解大小便。
奕譞從小生長於深宮之中,養育於婦人之手,性格極為懦弱。當年慈禧立他的兒子載湉為帝的時候,他竟然痛哭得昏厥過去。兒子做皇帝,本是天大的好事,奕譞為何這等悲痛呢?原來,懦弱的老醇王深知慈禧性情涼薄寡恩,一怕兒子受她的嚴酷管束,二怕慈禧今後把自己看作爭權的對手。兒子進宮的第二天,他就上了一道可憐巴巴的摺子,請求開缺一切職務,只留一個世襲罔替的親王虛爵。
奕譞這個懦弱的稟賦不幸恰恰傳給了他的兩個擔負大清國重任的兒子——光緒帝和監國攝政王。光緒帝窩窩囊囊地做了三十四年皇帝,終於到黃泉之下會見老子去了,留下一個窩窩囊囊的攝政王,國家還沒來得及監理,王府後院卻先鬧得不可開交起來。
載灃的生母劉佳氏性格與丈夫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