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2頁

李玄都和李太一都是後者,且不說李太一,李玄都這些年來精研各家功法,從鍊氣之術到輕身之法、指法、掌法、腿法、拳法、劍法、槍法、刀法,以正道十二宗的各種功法為主,以邪道十宗的部分功法為輔,無所不包,融會一爐,對於資質稍差之人,自然就是貪多嚼不爛,可如果能嚼爛嚥下,那便是千機之道。

這些年下來,李玄都也略有心得,養一口真氣,凝聚內丹,散之則化於無形,聚則大如雞子。氣從中生,浩如煙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早在劍秀山時,李玄都重新煉化「人間世」,沉入忘劍池的水底,忘劍池好似是一方丹爐,兩截斷劍是爐中之炭火,將李玄都熔煉成丹。

那時候便初見端倪。

古語有云:「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語實堪聽。若言九載三年者,儘是遷延款日辰。大藥修之有易難,也知由我亦由天。」

所謂「金丹」,金者,堅剛永久不壞之物;丹者,圓滿光淨無虧之物。古仙借金丹之名,以喻本來圓明真靈之性也。此性在儒門則名太極,在佛門則名圓覺,在道門則名金丹。名雖分三,其實一物。儒門修之則為聖,佛門修之則為佛,道門修之則為仙。所謂金丹大道,絕非是在體內修成一顆金色的丹丸,那是走了旁門下乘。真正的金丹大道是為以體魄作爐鼎,以體內的精、氣作餌藥,以神為火,三者歸一,是為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可得長生。

只是李玄都經歷過太陰屍一事,見得木勾真人所化的太陰屍,木勾真人精研「太上丹經」,生前已初步證得金丹大道,金丹本是無形無質之物,並非丹丸,也不是一顆金色的珠子,但是在他身死之後,陰氣化作屍氣倒灌體內的三大丹田,反倒是使得無形無質的金丹有了實質存在,凝聚不散如丹丸,是為屍丹。

有此啟發之下,李玄都開始有意在自己體內凝聚內丹金丸,若是功成,便可踏足天人境界。

事到如今,李玄都也只能冒險一試,體內氣機流轉三百六十個大周天之後,在他的氣府之中凝聚出一顆模糊丹丸,內裡顯現煙雨瀟瀟、夏雷陣陣、秋風簌簌、大雪飄飄的奇異景象,四季輪轉、生死枯榮盡在其中。

氣有內發,流轉不休,任由周圍的「李太一」出劍再多,也傷不得他的分毫。

李太一瞬間察覺出其中的微妙變化,雖然他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立刻開始變招。

數百個「李太一」在一瞬之間合而為一。

幾乎就在同時,李玄都身後白光氤氳,其中有霧氣聚散,就像海上生明月,照徹天地。李玄都不動如山,待到霧氣光華散去,顯現出四十八條虛幻手臂,與李玄都的雙臂相比,略顯纖細,像是少女手臂,其中有三十六條手臂中各自握有一道由劍氣凝成的長劍,剩餘十二條手臂則是纏繞黑蛇,各自顯化不定。

李太一見此情景,放聲而笑:「師兄竟是想將『北斗三十六劍訣』、『慈航普度劍典』、『太陰十三劍』融匯於一爐之中?」

李玄都並不答話。

然後兩人開始各自傾力而為。

李玄都化出四十八條手臂,長短各異,再加上他的兩條手臂,剛好半百之數,用盡他的平生所學。

李太一隻有一劍,「太陰十三劍」而已。

只見李太一遞出一劍之後,必然會在他停留之地留下一個殘影,也是一道劍氣,李太一圍繞李玄都出劍不停,很快望仙台上便又出現了無數個李太一,就像一張天羅大網。

李玄都巋然不動,任由這些「李太一」從任何方向撲殺而至,皆是能從容應對。

李太一從未想過,李玄都竟然可以棘手到如此境地,這還是一個不復向日之勇的李玄都,那當年鼎盛時的紫府劍仙又該是如何氣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