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宮。
月貴妃屏退了一眾宮人。
不過片刻,木窗被推開,兩道身影閃身入了寢殿內。
一人摘下臉上黑色的面紗,月貴妃冷聲道:“寧大人,本宮要見你一面,好生困難呢。”
五十出頭出頭的男子拱手道:“公主,盯著屬下的人太多了,要從東宮悄無聲息的出來,著實困難,請公主見諒。”
若此時有他人在的話,定能認出此人的身份,正是安王的謀士,寧書引。
只是無人知曉,他竟是月貴妃的人,而月貴妃正是三十五年前被北燕滅國,留下的夏國唯一的血脈。
月貴妃冷哼了聲,“本宮讓你前來,你可知所為何事?”
寧書引思忖了下,“屬下隱約猜到了,是否因蕭雲起的緣故?”
月貴妃道:“你知曉便好,本以為一個蕭雲起無需在意,可本宮下令,一而再再而三都不曾除掉他,如今他不僅掌握著皇城衛兵權,深受武成帝信任,聽聞武成帝還想讓他兼管禁軍,且發現他似在調查敬親王謀反一案,他……絕對不能留了!”
寧書引神情同樣凝重,“此人……的確不能再留,否則讓他查出點蛛絲馬跡,我們謀反多年的一切,將付之東流,可如今陛下寵信他,恐怕也不好對他下手。”
“所以本宮今日才讓你入宮來。”
寧書引拱手道:“公主想讓屬下怎麼做?”
月貴妃微微眯起眸子,眸中閃過陰冷的光芒,“本宮想了個一石二鳥的計謀。”
寧書引不說話,畢恭畢敬的等著月貴妃的下文。
果不其然,月貴妃接著道:“我們手上有一個安王的致命的弱點,可還記得本宮讓你給安王獻計,讓柔美人假死出宮一事?”
寧書引認真回想,道:“是,屬下記得,公主的意思是……”
月貴妃勾起嘴角,“安王與柔美人有染,並卻珠胎暗結,可偏生又愛極了柔美人,皇后恨鐵不成鋼可,也只能幫安王讓其假死出宮,如今安養在連城,怕是生出的孽種都好幾歲了吧。”
“是的,那個孩子估摸應該三歲了。”
月貴妃道:“若將此事透露給武成帝,武成帝定會差人請去檢視,畢竟關乎皇家顏面,武成帝十分看重,定會讓寵信的蕭雲起前往,而我們再轉告安王與皇后,你認為……他們會讓蕭雲起活著從連城回來嗎?”
月貴妃頓了頓,眼裡寒意更甚。
“等他們殺了蕭雲起,我們在暗處抓住他們的把柄,再讓武成帝知曉,屆時……武成帝龍顏大怒,皇后的皇后之位,保不保得住,難說,但安王註定與儲君之位無緣!”
寧書引聽完月貴妃的話,忙道:“公主果真深謀遠慮,難怪當時不拿這個把柄震垮皇后與安王,今日正好用作一石二鳥之計!”
月貴妃冷笑一聲,“除掉了皇后與安王,剩下一個齊王成不了大氣候,皇位必定是航兒的,待航兒上位,立刻光復我們夏國!”
“是,公主!屬下誓死追隨公主!”
月貴妃親自扶起了寧書引,“寧大人為我們夏國鞠躬盡瘁,本宮都看在眼裡,你且放心,航兒登基後,定為你加官晉爵!”
“是,屬下多謝公主。”
……
三日後。
蕭雲起接到武成帝傳召,到御書房前,張忠義壓低聲音提醒道:“蕭統領,今日陛下龍顏大怒,還望注意些。”
蕭雲起頷首,“多謝張公公提醒,我知曉了。”
張忠義微微一笑,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蕭統領,裡面請吧,陛下正在等您……”
“嗯。”
蕭雲起步入御書房,武成帝坐書案前,正如張忠義所言,臉色陰沉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