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噸貨輪的高度,看起來是不可能。但如果我們認真去做,未必不會成為現實。”劉東說到。
“希望吧,如果真能做到,那我們環亞算是又弄出一個奇蹟來。”雖然對這事兒不是那麼看好,但做為下屬,肯定不能直接反駁老闆的意見。
聽出了張亞平口氣上的敷衍,劉東笑了笑,沒有接著說這個話題,而是開始說到他對環亞船業的規劃:“現在的環亞船業,能用的就是那些地皮和現有的熟練工人,但這些東西都需要改造。而改造也需要花費時間,單靠國內的力量,很難把高度提高,畢竟,國內的造船水平,本就不怎麼高,就算把國內的經驗全都學完了,那離著世界水平,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如果環亞有時間,我們可以慢慢的把這個差距拉進,但問題是我們環亞船業,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所以我們就需要走捷徑,直接學習國際先進水平。這點,就需要我們去國外請這方面的專業人士。
我決定在環亞船業兼併改造建設的同時,讓那些熟練工人們開始接受新的知識,能夠儘快的讓環亞船業,形成戰鬥力。我們雖然規劃很大,但規劃再大,也需要地基的支援。所以我們環亞船業最開始建造的,肯定不會是那些萬噸級,十萬噸級,三十萬噸級那樣的龐然大物。如果真那麼做,就算投入再多的資金,也是白費,中間缺失那麼多的經驗積累,並不是僅僅依靠錢就能解決的。
那些龐然大物一時半會兒我們弄不出來,但我們可以先把他們原有的技術經驗給吸收,不是有人建造過三千噸的貨船麼?那我們就先從三千噸貨船開始,如果三千噸貨船現在也沒有實力建造,那我們就建造兩千噸,甚至一千噸。反正無論如何,先要把大家的手藝給弄回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談之後的事情。”
聽到劉東並不是一下就好高騖遠的弄什麼五千噸貨船,八千噸貨船,張亞平算是鬆了一口氣。他就怕老闆把目標定得太高,讓現有的技術力量做不出來,那樣即便是最後能弄出成果來,也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
這事情就好像學習一樣,本來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人,卻有人把小學六年級的知識拿給他學習,中間缺失了四年級和五年級,雖然最終可能這個三年級的人,能夠把六年級的知識給吃透,但這其中花費的心力,絕對要比循序漸進的要多很多。
第四百六十九章 循序漸進
(這是蒹葭這本書第二次大封推了,很多話想要說,但為了不影響大家的閱讀感觀,所以更多的話,蒹葭會放到二封感言裡面去。現在,蒹葭就求大家,給個訂閱吧。)
雖然很多事情,是有拔苗助長的可能,但想要這被拔的苗能夠健康成長,那付出的代價,絕對要比循序漸進多太多。環亞船業現在雖然著急,但也沒有急到必須要硬生生的把水平拔高的程度。
畢竟,環亞雖然實力雄厚,但現如今開始發展的實業當中,不僅僅只有一個環亞船業,還有其他好幾個二級公司。如果個個都要拔苗助長,那以環亞現在的底蘊來看,還真不太夠資格。因為劉東當初選擇的行業,雖然每一個行業的前途都很遠大,至少都有二十年的黃金髮展時間,但這些行業需要投入的資源也比較多,都能算得上是大投入,大產出的行業。
而這麼一來,即便劉東截了日本人和美國人的胡,想要方方面面都照顧周到,也不是那麼容易。分攤下來,雖然環亞船業能夠得到的資源絕對不是內地絕大多數國企造船廠能比的,但相比起國際上那些船業巨頭,也不是那麼顯眼。
既然不能一下子就衝到最高點,那麼劉東也就沒有立馬把環亞船業發展成為巨無霸的想法,因為那樣做,不符合利益。做為一個商人,要懂得取捨,如何在平衡當中,把自己的企業發展上去,這才是王道,要是不懂得取捨,不明白利害,那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