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殖民主義時期,大英帝國的海軍就如同它麾下殖民地的規模一般,經歷了顯著的擴充套件和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力量,沒有之一,這一時期,特別是在於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家的多次海上衝突中,大英帝國海軍都取得了勝利,英國海軍戰列艦的數量也有了大幅增加,因為戰列艦作為當時海上最大、最強的艦船,在歐洲人眼裡是海上力量的象徵,大英帝國透過不斷的增加戰列艦的數量來維持其海上霸權。 隨著英國開始大規模的建造戰列艦,英國海軍的戰列艦數量達到了頂峰,目前已經不算遠東艦隊,單是英國本土海軍的戰列艦數量就已經超過了兩百艘,這些戰列艦包括了不同等級的船隻,從較小的50門炮戰列艦到裝備有120門艦炮的超級戰列艦,應有盡有,此外英國海軍的實力,不僅體現在戰列艦的數量上,還包括了艦隊的整體質量、船員的訓練、後勤裝備和戰略戰術的創新,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使得大英帝國成為當時全球海上力量的霸主。 而此次趕來塞維利亞港的英國海軍力量,單單是戰列艦的數量就有101艘,此外還包括其他數百艘大小戰艦和後勤補給船,差不多已經是英國本都海軍一半的實力和規模,由此可以看得出來,大英帝國對於此次征討遠東之戰的重視程度,幾乎將自己的家底都搭上了! 而且英國海軍艦隊姍姍來遲,晚了一個月才抵達塞維利亞港口的原因,是因為英軍的戰列艦在倫敦等港口進行了終極改造,因為在克利福德信中,著重提到了大明海軍中的火炮威力,而因此倫敦造船廠裡有個叫艾倫的天才造船師,大膽的提出在戰列艦外部覆蓋兩層鐵甲,從而提高戰列艦的防護能力,這想法聽上去很簡單,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就難的多了,一開始艾倫的提議遭到了很多非議和嘲笑,但是沒想到最後他真的研製出了這種船用裝甲,這種外部覆蓋裝甲不但可以大大提升戰列艦的防護能力,而且還能夠拆卸和安裝,非常的方便,而英國艦隊就是因為進行這種改造耽誤了出港的時間,不過這種改造也讓英國海軍的戰列艦,成為了可以披掛兩層防護裝甲的新式戰艦,從某種程度講,這也是歐洲鐵甲艦的雛形。 在完成了最終的匯合之後,塞維利亞港內的歐洲聯合艦隊數量空前的龐大,其中來自各國的主力戰列艦數量超過了三百艘,其他小型戰艦和運輸補給艦的數量加起來超過了千艘之多,這樣一支浩浩蕩蕩的艦隊,在歐洲人看來幾乎是無敵的,征服區區遠東地區根本不在話下! 而指揮這支龐大的聯合艦隊的,是大英帝國資深的老牌海軍大將納爾遜將軍,他今年已經七十歲了,一生戎馬的納爾遜對於自己還能指揮這樣一支強大的艦隊,感到由衷的興奮且信心爆棚! 在納爾遜將軍的不斷催促下,經過充分的補給過後,這支龐大的聯合海軍艦隊,浩浩蕩蕩的從塞維利亞港口駛出,向著遙遠的遠東駛去。 而在聯合艦隊經過非洲海岸的時候,還吸納了大量的跟英國有關係的海盜私掠艦隊,這些私掠艦隊的頭目原本很多就出身於英國,聽聞聯合艦隊要前往遠東作戰之後,這些私掠艦隊也想跟著去分一杯羹,於是就默契的選擇跟隨著聯合艦隊一同航行,一時間,歐洲各國艦隊同那些海盜艦隊一起共同航行,簡直讓人分不清誰是海盜,誰是正義,或許這兩者本來就是一夥的。 聯合艦隊在跨越了好望角,進入印度洋之後,還遭到了阿芝莎帶領的海上游擊艦隊的突然襲擊,不過由於聯合艦隊的規模實在太過於龐大,在海上一眼望不到邊際,雖然阿芝莎艦隊的船隻上裝有大明製造的遠端火炮,但是由於艦船噸位太小,無法對聯合艦隊造成太大的威脅,在擊沉了十幾艘私掠艦隊海盜船和聯合艦隊輕型護衛艦之後,阿芝莎不敢戀戰,帶著艦隊撤退了!而聯合艦隊也一心早日趕往遠東,沒心思在小股海盜勢力身上浪費時間,也就沒有繼續追擊。但是這次襲擊事件,卻讓沿途一直自信滿滿的納爾遜將軍心頭蒙上一種不詳的預感,海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