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造司的車間裡,工匠們用最快的速度連夜打造出了一套奇特的裝置,4只水缸一組對扣著摞放起來,中間打通,形成一個容積較大的高塔;8座這樣的高塔,用直徑較粗的琉璃管串聯起來;前塔和後塔內用耐酸的瓷片作填充物。 最前面還有兩個裝置:一個是用鐵皮鉚成的盒子,在其中點燃硫黃,用風箱鼓風,產生二氧化硫氣體,和多餘的空氣一道匯入前塔;另一個是鑄鐵壺,裝入火硝,加熱後產生氮氧化物氣體,也匯入前塔。“裝置”啟動後,把幾個塔下流出的東西,靠人工淋來倒去的,就應該能在第一個塔下得到硫酸。 原理就是是把硫磺燃燒產生二氧化硫氣體,混入過量的空氣、水蒸汽後,通入耐腐蝕的缸體,變成稀硫酸,不需要特殊材料。 而硫酸,號稱炸彈之母! 沒錯,李逐浪要製造出威力更大的炸彈,幹掉倭寇的攻城衝車! 為了安全起見,李逐浪把無關人員都趕了出去,只留下兩個打下手的工匠,而且全副武裝,保護好口鼻和衣服,然後開始製造。車間裡霧氣騰騰,氣味刺鼻! 經過反覆實驗,他發現前塔成酸效率最高,其它塔的用法還有待改善。為此又對裝置作進一步的修改。比如在中間每個反應塔內都交叉地扣放瓷碗,使反應更加充分;用煙道把燒熱鐵罐的熱煙器引過來,從塔外提高前塔的溫度,以再次提高前塔成酸的效率。 連續的實驗之後,他終於得到了較高純度的濃硫酸。 生產出硫酸後,李逐浪緊接著開始試製硝酸。 他改用陶瓷大缸,在缸體外糊上一層耐火黏土,用陶瓷盆封閉缸口並用小火加熱,從而讓缸體上下溫差不大,防止硝酸蒸汽凝結滴回、分解。用這套自創的裝置,製出了合格的濃硝酸。 在蒸取硝酸的同時,工匠們還按照李逐浪說的方法,先製出酒精,然而再利用硫酸和酒精製成乙醚,這樣一來製造火棉的重要原料都有了。 分別用合適的硫酸和硝酸,配成合適的混酸,然後把棉花脫脂,浸飽在這種混酸中,製成了 硝化棉。再將它洗淨、晾乾,用酒精和乙醚的混合溶劑溶解,再對硝化棉 消除殘酸。硝化棉不含殘酸了,才不致“脫硝”,喪失它的燃燒效能。 來不及製造裝置,石匠就用石磨研磨硝化棉,雖然裝置條件不好,但是工匠們做的一絲不苟,去殘酸的工作做得非常認真,沒有發生過脫硝問題。 磨碎、洗淨、乾燥的強火棉、弱火棉,按照一定比例和酒精、乙醚一起裝入木匠打造的攪拌器中,轉動葉片,混合、膠化,就變成了麵糰樣的東西,混合膠化後的硝化棉。 “成了!”李逐浪看著硝化棉,大大的鬆了口氣。 洛璃也緊張的在旁邊幫李逐浪擦著額頭上的汗水,他不禁暗自慶幸,幸虧上學時候還算認真聽講,這些初高中的化學知識還沒有忘乾淨。 有了火棉,李逐浪有自信可以打造出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槍炮等武器, 而且接下來還可以繼續深入,利用現有材料製備硝酸甘油,那玩意的爆炸力才真的巨大,就是比較危險。但是現在時間緊迫,沒時間再研發硝酸甘油了,自己已經在工造司車間裡不眠不休忙活了整整一天,這一天來,臨海城殺聲震天,城外的倭寇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猛攻,多虧王五帶著弦驚營老兵和城內所有能上戰場的青壯,拼死抵抗! “公子!兄弟們傷亡太大!怕是要頂不住了,實在不行,我們斷後,公子帶著百姓們向西突圍吧。“王五渾身是血的跑回來,神色焦急,手裡的鋼刀都砍的滿是豁口,看得出來城牆上的戰鬥已經是白熱化了! 李逐浪十分感動:“五哥,你和兄弟們都是好樣的,但是我們還沒到彈盡糧絕的地步,接下來看我的!” 李逐浪讓鐵匠打造了十幾個空心鐵球,裡面裝滿火棉炸藥和生鐵碎片,外面再裝上引信,就製成了初級版本的火棉炸彈!‘ 緊接著李逐浪拿起槍一馬當先,帶著大家衝上城牆,城牆上的戰鬥進行的十分慘烈,弦驚營老兵們已經陣亡超過三分之一,剩下的也是個個帶傷,但是仍然死戰不退!而城內有戰鬥能力的青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