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概五月底就能包圍八丈山,戰鬥最多持續到六月下旬,修建機場的材料已經運過去了,很快就會動工的。”雷少卿拍了下談仁皓的肩膀,“有別的訊息了,我會聯絡你的。相信,要不了多久,你也會回舟山的!”
談仁皓苦笑了一下,回舟山就是回艦隊,可他並不抱太大的希望。
第三十八章 晝間轟炸
二十四日,七個轟炸機團全體出動,分頭轟炸了東京到大阪之間的十多座中小城市。雖然轟炸遭到了口木軍高射炮的猛烈攔截,甚至還有一批口木軍戰鬥機起飛迎敵,可並沒有阻止轟炸機投彈,十多座中小城市遭受了滅頂之災。從此開始,唐帝國加強了對口木中小城市的轟炸,而從大城市裡疏散出來的大量口木人不得不向鄉村疏散。
二十六日,陸戰隊完成了第一座野戰機場的修建工作,用鋼板鋪設的跑道足夠讓戰鬥機降落了。第二天三個中隊的護航戰鬥機到達了八丈島。這三個中隊裝備的全是“隼”式戰鬥機,這是帝國海軍航空兵在戰爭期間得到的第三種戰鬥機,也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
“隼”式戰鬥機採用的是進過了改進的22缸“風16”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實際上是從“風12”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採用了新型號的機械增壓器之後,發動機的輸出功率達到了1950馬力,而且在短時間之內還能將功率提高到2100馬力(這適用於戰鬥機,而用在海軍轟炸機上的發動機則被限制了輸出功率,以提高發動機的壽命)。另外,“隼”式戰鬥機的氣動設計經過了大量最佳化設計(整個設計階段有1500名工程師參與,另外還有200多名海軍的技術人員提供配合),機身全部採用鋁合金骨架,不但提高了結構強度(這是海軍戰鬥機與陸軍戰鬥機最大的區別),還減輕了重量(同時也增加了成本)。首次採用了前緣襟翼,極大的提高了戰鬥機的低速格鬥能力(同時也增加了生產的複雜程度),還保留了帝國海軍戰鬥機高速效能,特別是俯衝效能優秀的特點。
從各方面的效能上來講,“隼”式戰鬥機已經全面超越了口木的“零戰”,甚至比口木才研製成功的“雷電”戰鬥機,以及其他幾種戰鬥機。另外,美國還在研製的“潑婦”式戰鬥機實際上也比“隼”差了一大截。這是唐帝國海軍在戰爭爆發之後獲得的第一種擁有全面效能優勢的戰鬥機。其最大平飛速度達到了320節(測試的俯衝極限速度為365節),僅此一項效能,就遠比“零戰”後期型號的300節好得多。
第一批裝備海軍的“隼”都被提供給了海軍的岸基航空兵(實際上,海軍的岸基航空兵就是航母艦載機部隊的預備隊),當時,兩支航母艦隊都在參加作戰行動,是無法回國換裝的,所以先讓岸基航空兵使用新戰鬥機。而第一批成立的五個中隊中,除了兩個中隊留下來訓練飛行員,以及為航母載機部隊換裝做裝備之外,其他的三個中隊全部被派了過來。讓“隼”來擔任護航戰鬥機的原因還有一個,這種戰鬥機在攜帶一具副油箱,八枚火箭彈的情況下,其作戰半徑達到了400海里,如果從八丈島起飛的話,不但可以為轟炸機護航,還能夠對一些戰術目標進行轟炸。
二十七日,轟炸機部隊沒有出擊,被留下來休整。談仁皓與羅雲衝都認為,應該來一次晝間轟炸,改變之前的轟炸習慣,打口木人一個措手不及。而且這次轟炸必須要集中所有的力量,選擇一個理想的目標,以發揮最大的效果。
“東京怎麼樣?”郝東覺也很是積極。
談仁皓與羅雲衝都搖了搖頭。
“東京被我們炸了三次,超過一半的市區都成了灰燼,再炸東京也沒有多少意義了。”
“大阪呢?”郝東覺沒有氣餒。
談仁皓笑著搖了搖頭。“大阪也被炸了兩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