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點,校正炮擊!。戰艦主炮口徑356毫米(12門),最大速度21節(中期改進後24節),得益於高質量裝甲鋼的出現,其防護能力比“賓夕法尼亞”級提高了不少。
“馬里蘭”號與“西弗吉尼亞”號屬於同一級別(“科羅拉多”級)。這是“科羅拉多”級戰列艦的後兩艘,分別在13年與15年(均為唐歷)服役,其基本設計繼承了“田納西”級,主要改進了火力與防護力。後在得知唐帝國正在發展380毫米口徑主炮(實際上這是個錯誤的情報)後,設計被修改,用8門406毫米主炮取代了12門356毫米主炮,因為當時速度還沒有受到海軍的重視,所以在中期改進時才提高了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原本該級戰艦計劃建造四艘,可第四艘“華盛頓”號受軍備條約的限制而停止建造,最後只有三艘服役。其最大速度24節,裝甲防禦能力也相應提高。
相對來說,這四級八艘戰列艦都是在一戰後到《松江條約》期間建造的,效能以顯落後。不管是排水量,裝甲防禦,速度,火力(美國海軍的356毫米主炮的威力比唐帝國新型360毫米主炮差很多,初期的406毫米主炮的威力才與唐帝國的360毫米主炮持平)都比唐帝國在條約期間建造的“尊嚴”級差,更比不上帝國海軍在戰爭爆發之後服役的四艘“新省會”級戰列艦(當時,能夠與“新省會”級匹敵的“南達科他”還在建造,而“依阿華”級的首艦則剛開始鋪設龍骨)。
美國艦隊的唯一優勢就是數量,八艘戰列艦一共有84門主炮,而第三特混艦隊的六艘戰列艦就只有54門主炮。八艘美國戰艦每分鐘投送的彈藥超過了80噸,而唐帝國的六艘戰列艦每分鐘投送的彈藥卻不到60噸。這個差距是很明顯的,同樣,雙方在另外一個方面的差距也很明顯。當時,第三特混艦隊的六艘戰列艦,以及所有的重巡洋艦上都安裝了雷達(唐帝國已經批次在生產雷達了),而八艘美國戰列艦中只有兩艘安裝有雷達,為其護航的重巡洋艦沒有一艘有雷達。這個差距沒有算在火力上,也沒有算在防護能力上,但卻會對戰鬥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同日夜,第三特混艦隊收到了新的命令。在繼續為陸戰隊提供三日火力支援之後,必須在十四日夜間撤出戰鬥,在十五日進行彈藥與燃料補給,然後前往預定海域,準備迎戰美國的戰列艦隊。
陸戰隊幾乎同時收到了海軍司令部的新命令,必須要在十五日天亮之前完成登陸的初期行動,並且獨立承擔起進攻的重任,做好在沒有艦隊支援的情況下奪取阿格里漢島的準備。一支運送著大量作戰物資的快速補給船隊已經從琉球島的那霸港出發,將在十五日將陸戰隊需要的火炮,裝甲車,以及大量的作戰物資送到。
已經將司令部轉移到了亞松森島的海航岸基戰機司令部也在晚一點的時候收到了新命令。從十五日起,為第三特混艦隊提供空中掩護,並且必須在十五日之後為陸戰隊提供全程空中支援,與空中掩護。
羅雲衝指揮的戰略打擊第一軍也很快就收到了命令。從十二日開始,暫時停止對日戰略轟炸,將所有力量集中起來,在十五日之前轟炸馬里亞納群島上的美軍機場。為重型轟炸機護航的戰鬥機必須在十二日轉移到亞松森島。
這一系列的命令下達之後,帝國海軍司令部實際上已經將戰役的重點放到了打擊美軍艦隊上來,為此甚至降低了攻佔馬里亞納群島的速度。當然,扮演重頭戲的還是兩支艦隊,奪取制海權是艦隊最基本的使命!
到十三日的時候,談仁皓收到了海軍司令部發來的另外一份極為重要的情報,那支正在趕往太平洋戰區的美國艦隊的情報。
隨著第16特混艦隊與第17特混艦隊癱瘓,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實力已經大打折扣,雖然戰列艦不再是海戰的絕對主力,可總算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