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國海軍的發展方向上也能夠看得出來,自然因素,地理環境對一個國家的海軍有著重大的影響,另外,實戰結果也在左右著海軍決策層。英國人不是頑固,而是在用最適合自身生存的方式建造自己的海軍。其實,從英國人建造的戰列艦的效能上就能看得出來,英國是一個很有獨立思維能力的國家,而且絕不會輕易的跟隨潮流,英國所選擇的發展方向都是對自己最為有利的。
當時,英國海軍在建造“英王喬治五世”級的時候,就有人提出其14英寸的主炮太小了,根本就無法與唐帝國,美國的新式戰列艦匹敵,可英國人仍然堅持使用了14英寸主炮,而在實戰中也證明了,這種火炮是足夠對付德國的“俾斯麥”級戰列艦的。而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北海海域,惡劣的氣候條件讓雙方的交戰距離往往只有數海里,而在這個距離上,14英寸的穿甲彈與16英寸的穿甲彈都能夠擊穿對手的裝甲。
另外,英國海軍一直沒有發展重巡洋艦,而是更偏重於輕巡洋艦,特別是裝備眾多射速快的中等口徑火炮的輕巡洋艦。因為在英國人看來,200毫米火炮的威力已經過剩了,而155或者133,127毫米口徑的炮彈也能夠穿透巡洋艦的裝甲,就完全沒有必要需要那麼大的口徑,而火力密度比威力更重要。
在驅逐艦,潛艇,乃至作戰飛機等等方面,英國人都體現出了自己的特色,針對本身所在地區的特殊環境所體現出來的特色。比較有意思的是,當時唐帝國與美國海軍的作戰飛機都堅持使用風冷發動機,而且對作戰飛機的有一點特別的要求,那就是不能太輕,太輕了在航母上起飛與降落都不方便,因此,唐帝國與美國海軍多是獨立研製作戰飛機的,根本就不會採用陸航的飛機。而英國人的“海火”則採用了水冷發動機,而且是直接從空軍的“噴火”式戰鬥機發展而來的,這也算得上是英國特色吧!
對對手瞭解得越多,談仁皓就越是驚訝。這次的主要對手是英國,而不是法國。對談仁皓來說,英國是一個很神秘,可同時又很值得敬佩的國家。也許,正是因為他對英國不是很瞭解,所以才會讓他產生這樣的感覺吧。而越瞭解對手,他才越有可能戰勝對手!
第六章 聯合遠征艦隊
一月二十八日,談仁皓收到了新的訊息,同時也收到了新的情報,一封最為關鍵的情報,即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的具體規模。而同時送到的訊息卻是一條壞訊息,莫羅尼港淪陷了!
“現在部隊正在撤退中,殘餘的艦隊正在全速返回科倫坡。”常薦新也一直在關注著相關的訊息,“就我們現在瞭解的情況來看,兩艘小型航母沒有撤回來,都在半途沉沒了。‘千島湖’號受了重創,肯定得返回帝國進行大修。南大西洋艦隊的六艘戰列艦全部被擊沉,沒有一艘逃了出來。另外,還有幾艘巡洋艦與驅逐艦戰沉,返航的戰艦中,超過一半的需要大修,能夠繼續作戰的不會有多少。”
“聯絡下科倫坡那邊,沒有受傷的,以及能夠在就地維修,恢復戰鬥力的戰艦全部留下來,我會另外通知會合時間以及會合海域。”談仁皓現在把手上的另外一封電報給了常薦新,“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的實力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龐大,現在我們必須得想盡一切辦法加強艦隊實力。你與港口司令部聯絡一下,看看這邊還有沒有可以隨同艦隊出征的大型戰艦,有的話,也要全部帶上。確定了可以臨時補充的戰艦之後,我們再詳細分配這些戰艦的任務。”
常薦新點了點頭,然後就翻開了電報,接著他也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這次送來的情報得到了多方證實,首先是帝國的情報機構在英國那邊獲得了相關的情報,另外德國也從法國政府那裡拿到了一份相關的情報,再加上翁一鳴與姜仲民在之前的戰報,以及這次莫羅尼港那邊的戰報,最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