綴穸�30到100毫米,並且大量採用了傾斜設計,以增強抗彈能力。公路最大速度達到了每小時55公里,越野速度能夠達到每小時20公里。在整體設計上,25式坦克有點類似於德國的5號坦克,也就是“黑豹”,但兩者卻有很多的差別。一是唐帝國的坦克乘員的身材都比較矮小,而且只有4名乘員,坦克的投影外形小了一圈。另外,25式坦克大量採用了高強度的合金鋼,因此裝甲厚度要稍微薄一點,但抗彈能力絕不比“黑豹”差。而最顯著的特點就是,80毫米高初速火炮,這幾乎是當時中型坦克上威力最強大的坦克炮了,後期大量採用高速穿甲彈,其威力仍然足以摧毀絕大部分的裝甲目標!
25式坦克有眾多的改進型號,而古迅雷拿到的只是普通型號。而在幾個主要的改進型號中,以26年中期投產的,換裝了100毫米坦克炮,並且更換了功率更大的柴油機,裝甲厚度提高到了120毫米,戰鬥重量達到了38噸的4型改進型號最為優秀。而當時這些新式坦克首先裝備的是在大陸戰場上作戰的帝國主力軍團,而古迅雷想了很多方法都沒有能夠得到這些新型坦克。
可以說,帝國的坦克就如同帝國的裝甲兵一樣,是透過戰爭總結出來的產物。如同其他國家一樣,雖然中型坦克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難以彌補的缺陷,但是因為其優秀的機動能力,各方面比較平衡的效能,低廉的價格等等因素,成為了裝甲部隊的主力坦克。相反,火力更強大,裝甲更堅固,但機動能力有限,而且造價昂貴的重型坦克就不是那麼“受歡迎”了,準確的說,陸軍也沒有錢裝備大量的重型坦克,更重要的是,在戰場上,重型坦克在很多時候是無法取代中型坦克的。可沒有任何國家放棄發展重型坦克,在一些重要戰場上,以及在特殊的戰術環境下重型坦克也仍然是中型坦克所無法取代的。
帝國陸軍是在21年戰爭爆發之後,也就是在開始仿製德國的4號坦克的時候,提出了發展重型坦克的要求,而第一個針對的目標就是俄羅斯陸軍的重型坦克。因為當時帝國陸軍的20式坦克在戰場上難以與俄羅斯的坦克抗衡,因此,發展重型坦克的需求甚至比發展中型坦克還要急迫,所以重型坦克的研製被放在了首位,而這也正是24式坦克的來歷。
24式坦克的戰鬥重量58噸,最初打算安裝一門80毫米炮(也就是後期25式坦克的火炮),可威力偏小,隨後陸軍直接借用了德國的88毫米高射炮技術(海軍的型號就是80毫米高射炮),進行了一番修改之後,研製出了90毫米坦克炮,而使用到24式坦克上的時候,也就是60倍徑的90毫米坦克炮,這絕對是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坦克炮,特別是在採用了高速穿甲彈之後,沒有任何一種坦克能夠與其抗衡。坦克的裝甲也非常的堅固,其正面裝甲厚度達到了100…120毫米,後期型號還提高到了140毫米。而該坦克唯一的弊病就是其糟糕的機動能力,其公路最大速度也僅僅只有每小時40公里,越野最大速度不到每小時20公里,另外其最大行程也差強人意,勉強能夠達到150公里而已。
從總體效能上講,24式坦克並不落後,可該坦克差的不是機動能力,而是另外兩個與基本效能無關的“效能”,一是造價,二是複雜的結構。造價昂貴,就導致陸軍無法大批次的採購,而結構複雜就導致坦克的故障眾多,且在前線難以修復。
帝國陸軍仍然在尋求更好的坦克,而當時,在戰場上的主力裝備也就只有24式重型坦克與25式中型坦克!
第十章 美國虎
美國人發展坦克的經歷並不比唐帝國順利多少。幾乎所有的國家在發展坦克方面都走了彎路,一是因為技術本身受到了限制,二是在第一次全球戰爭結束後,各國陸軍對使用坦克的戰術都不明確。因此,在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