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8部分

不斷的命中,就算大半都沒有爆炸,可是這些炮彈砸來,也必然影響到炮擊的精度。結果,“蒙大拿”號在這幾分鐘之內的還擊實際上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甚至連對面的兩艘戰列艦上的官兵都沒有感受到威脅呢。

按理說,透過這幾分鐘的猛烈炮擊,連續有數十發炮彈命中了敵艦,就算打出去的不是可以爆炸的炮彈,全部是實心彈,也足以將敵艦給砸沉了吧。可是,當常薦新驚訝的發現,敵艦的速度沒有降低,而且還在繼續加速,轉向也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更主要的是,敵艦上的主炮根本就沒有被徹底的打掉,還在不斷開火,隨著轉向完成,艦尾方向上的主炮也投入戰鬥的時候,常薦新都不得不感慨,美國人到底造出的是戰艦,還是浮動的鋼鐵怪物?

“蒙大拿”號達到了70000多噸的滿載排水量,超過30000噸的裝甲鋼板絕不是白白浪費掉的。可以說,“蒙大拿”級是戰列艦,甚至是整個戰艦歷史上裝甲防護能力最強悍的戰艦之一。如果以尺寸資料來衡量的話,“蒙大拿”級的裝甲厚度遠超過了“新省會”級。當然,再考慮到裝甲鋼板的質量的話,也許會有所改變。可是,“蒙大拿”級畢竟是美國海軍在結合了眾多實戰經驗與教訓之後設計的一種戰列艦,而“新省會”級是在戰前就設計完成的,而在大戰期間的改進是不可能讓戰艦的效能有本質上的提升。比如,當時“蒙大拿”級大量採用的大角度傾斜裝甲設計就變相的提高了戰列艦的防禦能力。相反,“新省會”級在改進中也只是部分採用了這種方式,而且傾斜的角度都相當有限,畢竟戰艦的基本效能已經確定了,任何大範圍的改動都將對戰艦的其他效能產生嚴重的影響,工程師也要綜合衡量改進對各項效能的影響,才能確定一個最好的改進方案,而這都不可能單方面的提高戰列艦的防禦能力。

當時,“蒙大拿”號強悍的防護能力給了常薦新巨大的震撼,甚至讓常薦新懷疑,他400毫米口徑的穿甲彈能否對付那種“變態”級別的戰列艦了。實際上,55倍徑的400毫米主炮的威力並不比美國海軍50倍徑的16英寸主炮差,甚至還要好一點,只是,“蒙大拿”在設計的時候就要求能夠承受住自身火力的打擊,甚至要求能夠應付“大和”主炮的打擊。另外,26式穿甲彈在近距離的威力反而不怎麼樣,其強項是在遠距離上打擊水平裝甲的能力,而當時的交戰距離又太近了一點,打不穿敵艦裝甲也不算什麼希奇的事。

戰鬥還在激烈進行之中,也沒有機會讓常薦新東想西想,特別是當“蒙大拿”號轉過了笨重的身軀,尾部的主炮也投入到了戰鬥中之後,戰鬥就更為激烈了。而且,常薦新的擔心也有點多餘,此時“蒙大拿”號只剩下了九門主炮,而且其威力不見得比“新省會”的好,加上“蒙大拿”號之前的損傷,局勢對常薦新他們是非常有利的,只需要多堅持一陣,戰鬥自然就會分出高下來。

當時,“蒙大拿”號尾部主炮只能共用d炮塔的副瞄準儀,透過戰艦內部電話,由d炮塔的炮長將炮擊引數報告給c炮塔的炮長,然後兩座主炮同時開火。這樣一來,炮擊速度自然降低了不少,而且c炮塔拿到的炮擊引數不是最精確的,也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到炮擊的準確性。另外,戰艦的指揮官此時並不在司令艦橋與航海艦橋裡,因此三座主炮炮塔沒有一起開火,a炮塔基本上是在單獨作戰。

六點四十四分,“蒙大拿”號尾部的六門主炮打出了第一輪齊射,這次的效果明顯好於之前首部主炮的炮擊,雖然也沒有命中目標,但是有一發炮彈落在了“廣州”號後面大概200米處,算得上是一枚近失彈了。

見到敵艦尾部主炮投入戰鬥,“南寧”號與“廣州”號上的炮手幾乎同時轉移了瞄準點,都準備先幹掉敵艦屁股上的主炮,然後再慢慢收拾掉這艘結實的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