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當時還沒有出現變頻技術,也就是一部雷達可以同時工作在多個波段上的技術,因此也就只能採用這種奔辦法來提高雷達的抗干擾能力了。最先進行實戰應用的就是德國的防空部隊,而且很快就證實,這是一種相對有效的手段。在同時部署多部不同雷達的情況下,發現英國轟炸機群的機率提高了數倍,而且攔截效率也提高了好幾倍。當時,這還是一項絕密“技術”,為此,德國與唐帝國還專門組建保護雷達站的安全部隊,德國的情報部門甚至不惜撒佈一些假訊息來迷惑英國人,以保證該“技術”不被英國人發現。
也正是隨著對干擾雷達,以及反干擾的技術的深入研究,科學家與工程師逐漸掌握了雷達的一些重要效能,推動了電磁學的發展。而除了干擾雷達之外,怎麼確定敵人雷達的準確位置,甚至是利用敵人雷達發出的電磁波進行壓制性打擊的研究工作也相繼啟動。
最早裝備探測雷達的專用裝置的就是帝國海軍的戰艦,隨即工程師就發現,這種裝置在戰艦上的用途實際上並不是很大,如果雙方接近到可以互相探測到對方雷達發出的電磁波的距離的話,那麼早就被偵察機給發現了。因此,工程師提出在飛機上安裝類似的裝置,用來在遠距離上探測敵人的雷達,不管是戰艦上的雷達,還是地面的雷達。
比起用金屬鉑條幹擾雷達而言,要精確探測出敵雷達的位置,在技術就要困難得多了。而探測的原理也相當簡單。雷達本身就像是一支手電筒一樣,發出的電磁波在某個方向上最為集中,就如同手電筒發出的光線一樣,而雷達本身就是“光源”,因此只要有可以測向的電磁波接收裝置,就能夠探測出電磁波訊號的方向,而結合兩個探測裝置,利用三角法,就可以計算出電磁波發射源的位置了。
這只是純理論上的辦法,而實際操作起來肯定要麻煩得多。首先是探測裝置的測向精確度要足夠的高,這個還是小問題。最關鍵的是,兩部探測器之間要有足夠的距離。這與用來截獲敵電臺發出的電磁波訊號的裝置一樣,而當時為了提高探測精度,往往會利用多部監聽電臺探測到的電磁波訊號進行計算,而且每部電臺之間的距離少則數公里,多則數百公里。以當時的技術,別說在飛機上安裝兩部探測裝置,就算是在同一艘戰艦上安裝兩部裝置,也難以保證探測的精度。
工程師的創造性在這個時候得到了極大的發揮,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在飛機後面拖一根長達數百米,甚至上千米的繩索,在上面固定數個,甚至數十個小型探測器,然後在飛機的前端安裝另外一部精確度更高的探測器,然後利用後面小型探測器探測到的綜合結果,以及前方探測器探測到的結果,就能夠大致計算出電磁波發射源的大概方位了。
27年初的時候,陸航首先改裝了兩架這樣的電子偵察機,並且進行了測試,在測試中發現了很多的問題,隨後就又工程師進行解決。比如因為繩索在空中漂浮的時候極為不穩定,工程師就在探測器上加了一個水平方位陀螺儀,並且與電子訊號反饋器並聯,從而測量出在接收到電磁波訊號時探測器的準確狀態。
經過了大半年的測試與反覆的改進,到27年底,第一架具有實用能力的電子偵察機正式交付陸軍航空兵。這是一架由“狼鳩”改造的電子偵察機,透過多次測試,最終證明該偵察機能夠對左右兩側100公里範圍內的雷達進行定位,而定位精度在2度以內,也就是在100公里的距離上,誤差大概在5公里範圍之內。比起後來的電子偵察機,這個精度確實是差得讓人無法忍受,可是在當時的條件下,這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到28年初的時候,陸航已經接收了30多架電子偵察機,羅雲衝為此成立了一個單獨的電子偵察機大隊,並且直接隸屬於陸航司令部。當時這是一支絕密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