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首歌。

在本書關鍵人森田森吾與主人公青柳雅春的對話裡,這首曲子第一次被提及。

森田森吾表示,這首曲子的第一句歌詞讓他想起曾與青柳相處的快樂學生時光;歌詞中的“Once there was a way……”不但表示“這條回去的路現今已然不存在了”,經過森田的解釋,也增加了“過去的純真歲月已經結束”的殘忍事實。在這個故事中,過去友伴的背叛與信任,正是推動情節的重要因素;在錄製《Abbey Road》時,披頭四其實已經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麥卡尼將各個團員創作的短歌集合成組曲,原來就有期許大家重新聚首的意思(不過,組曲的最末一首曲目卻是不祥的《The End》),這種感覺,也靜靜地籠罩著全書。

此外,《Golden Slumbers》的“催眠”意象,在這個故事裡也多次出現。

青柳在整起事件中被外力強迫睡著了兩回:第一次是被自己的舊時好友森田下藥,青柳昏睡的時候,森田哼起了《Golden Slumbers》這首曲子,並在青柳醒來後告訴他陰謀已經啟動:第二回完全相反,青柳被初識不久的疑似連續殺人犯三浦迷昏,但三浦的用意在希望青柳好好休息,才能儲備氣力進行逃亡。此外,《Golden Slumbers》的歌詞為麥卡尼以十七世紀劇作家Thomas Dekker寫成搖籃曲型式的詩作改編,而《Golden Slumbers》中以追捕連續殺人犯為由裝設保安盒對大眾進行監控作業、以製造暗殺事件的方式掩蓋權力鬥爭的事實,正可視為權力中心以恐怖音調對平民百姓吟唱的催眠曲,呼籲大家交出隱私及自由,換取高枕安眠的生活。

如果把《Golden Slumbers》在組曲中的位置拉出來看,這個故事以此為題,就有更多意在言外的趣味。在第五首歌之後,組曲出現短暫的停歇,才響起《Golden Slumbers》的鋼琴前奏,而接在《Golden Slumbers》之後的《Carry That Weight》,則直接從《Golden Slumbers》的間奏接續了下去,聽起來像是首不可分割的曲子,森田哼唱著《Golden Slumbers》,正好預言了接下來青柳必須像《Carry That Weight》的歌詞一樣,扛起某種沉重的負擔。

這個沉重的負擔,正是被莫名栽到青柳頭上的“暗殺首相”罪名。

《Golden Slumbers》的故事,先從樋口晴子與朋友平野晶用餐時看到首相遭人暗殺的新聞講起,再以到田中徹及保土谷康志等住院病患在那幾天中對新聞的關注,勾勒非事件關係人在接收媒體報導的反應,接著插入事件發生的二十年後,某“寫實作家”對事件的調查綜論,以一種回顧歷史的角度試圖去客觀敘述事件的各個面向,最後再回到主角青柳雅春身上,描寫他在那幾天逃亡生涯當中的遭遇。這種如組曲一般的架構,不但兼顧了這個故事當中呈現的不同角度觀察,還巧妙地將看似完全無關的角色極有技巧地串連在事件當中,讀完全書之後,再回到前頭的段落看看,就會發現其中藏著十分有意思的伏筆,以及溫暖、正面的力量。

這就是《Golden Slumbers》;或者說,這就是搖滾。

明明是以謳歌友誼愛戀之類感情為主的作品,卻也蘊含著向國家機器及權力結構挑戰的力量。影星Jack Black在電影《搖滾教室》(School of Rock)中提及,搖滾不是美女俊男、性與毒品的集合,而是向體制中心“老大哥”發出怒吼的武器,這是搖滾的精神,也是《Golden Slunbers》一書的中心主旨;雖然故事中的三浦認為“面對這麼大的力量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