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她走向人聲鼎沸,看她走上巔峰高臺。
看她迎著明亮燈光,頭戴桂冠,手捧銀杯。
看她親手捧起吉蓋斯特杯,沐浴光芒,親吻獎盃。
看她完成他的夢想,看她實現所有桌球運動員的夢想——獲得世界冠軍!獲得桌球單打的世界最高榮耀!
這一刻,像是回到了四年前的操場邊,太陽光照著學校的石梯,那春日的光卻沒有溫度,而他脫下外套扔給她,那個時候常晴又瘦又小,連一件避風的完整外套都沒有,在春寒中凍得臉通紅。
從那刻起,薪火相傳,便已開始。
四年後,她在全世界的目光中,打出他獨一無二的發球,她站在領獎臺上,接受全世界的讚美和祝福!
他借她避寒的外衣,
如今成就她一身本領,一身榮光!
桌球教練總是遺憾最多的人。
無論是俞近識,還是郭立,陳鈀,孫久林。
他們打過更多的比賽,輸過更多次不該輸的、不想輸的、甚至不能輸的比賽。
孫久林世界盃輸了外戰,冠軍被歐洲選手獲得,不僅他自己覺得遺憾,事後,國內的媒體報紙,還有國內球迷的輿論,將他罵了個底朝天。
競技體育,輸了就是會被罵,尤其是輸了外戰。
他一下成了罪人,成了人人口中的惡人,成了「沒有實力被硬捧」上來的人。
唯金牌論,說起來是四個很簡單的字,實際上,卻是每一個運動員背後的一座大山。
沒過幾年,孫久林退役,選擇成為教練。
自己究竟有多少次是和冠軍擦肩而過,輸過多少場重要的比賽,他們記得清清楚楚。
他們也曾無數次想過,如果那最後遺憾的那一場場比賽,其實是自己贏了,最後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是不是就不會和世界冠軍擦肩而過,就不會提前退役,就還能能走到更遠的地方?
他們遺憾最多,不是因為他們打過的比賽多。
而是因為——他們再也沒有機會以職業運動員的身份,站在賽場上去爭奪那耀眼的金牌,去重新戴上勝利的桂冠,用新的勝利洗去之前的失敗,只留給世界他們站在屬於冠軍的領獎臺上的記憶。
他們想,比任何人都更想這麼做,可他們沒有機會了。
所以他們留了下來,成了教練。
他們對桌球的熱愛,他們的桌球生命,將在一個個他們所教出的,所帶出的下一代年輕人的身上繼續延續下去。
等到他們沒有遺憾了,賽場上的聚光燈下,賽場邊的指導位,賽場外的觀眾席上,或許也就見不到他們了。
但現在,他們依然還在。
無論他們帶大的孩子取得什麼樣的成績,有沒有超越曾經的他們,真正熱愛過桌球的教練們,都是絕不會輕易離開的,他們心中的那份熱愛永遠都在。
那份從幼年時陪伴他們長大,少年時激勵他們昂揚,青年時裹挾他們成長的熱愛,在中年時,乃至老年時,依然會燃燒著,閃耀著,哪怕不是在國際賽場上,職業賽場上!
只要握住球拍,他們就永遠是當打之年!
這份熱愛,教練們有,運動員們也有,戚無有,駱景有,常晴也有。
正是這份熱愛,讓常晴堅定不移地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領獎臺上,抬頭看赤色的國旗緩緩升起,四面國旗統一整齊,而最高一面的國旗,是因她而升。
她也不在執著地去定義這份熱愛,到底是個人的榮光,還是祖國的榮耀,或是對桌球的喜歡,因為這三者本就是一體的!
這份熱愛——
如不朽青鋒 ,如冬日驕陽,如星夜炬火,
任由滄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