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都是目前世界排行第二,宋芳瑜之前和秋曉楠配過女雙,單打水平甚至還在秋曉楠之上,雖然有一段時間沒有碰雙打,但上手問題不大。
鄧奕就不用說,今年二十七歲,實力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男一隊目前的比賽推土機,實力統治者之一。
兩個人都是單打專案的有力奪冠者。
原本隊裡並不想讓他們分心去打混雙,但如果駱景這邊的狀態跟不上,最後為了保險起見,極可能還是換人。
要駱景用一個月的時間恢復原本的狀態,甚至有所超過,在隊內賽裡打過兩個前輩的組合,簡直是天方夜譚。
甚至駱景的教練也找過他,問他要不然接下來的時間放鬆訓練,把主要時間放在恢復上。
這個決定聽起來輕鬆,就是一兩句話的事情,但後果卻不只影響一兩年。
這次亞錦賽放棄了,之後的世錦賽、世界盃參賽資格就更沒競爭的資格。
腿傷不止影響了混雙,過去的這段時間,他的單打成績也受到了影響。
隊伍的競爭太激烈了,一口氣衝進亞錦賽,就能拿到之後大賽的門票,即便是拿不到名次,也可以為下屆參賽做經驗積累和準備!
但如果在這裡停下,之後在慢慢恢復,慢慢提升。
先不說有沒有資格去參加後面的大賽,就連一隊的成績能不能保住也很難說。
有多少優秀的隊員,在一隊,在二隊,沒有機會去打比賽,沒有機會去展示自己努力的成果,一直到最後被退回地方,或者成為其他人的陪練,甚至還有人離開去海外打比賽。
當然,他也可以修養一段時間,恢復好了在慢慢從頭來過。
但甘心嗎?
看著前輩,看著同伴,看著後來者,
他們一個個上了賽場,一個個站在球桌前——為隊裡,為國家,為自己的家人爭取世界的榮耀。
而自己只能等這次過去,再等一個可以往上沖的機會——這個機會,不知道能不能來,不知道什麼時候來,更不知道,有沒有可能來,就算是來了,能不能落在他身上,也全都是未知的!
甚至有一些天才,就在這樣的等待當中,結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駱景當然不甘心,他和戚無不一樣,戚無不服就幹,他想的更多,也更缺乏一些信心,他曾經在省隊墊底,拿過倒數,如果不是俞教練,他已經退出了省隊。
很多人覺得競技體育是最公平的,但是真的公平嗎?資源有限,能夠得到資源的永遠都是少數人,而大多數人是「可惜」的,天才有限,但冠軍比天才的數量更少。
他也曾經輸過決勝局,全國少年賽站在亞軍的位置上,看著冠軍高舉獎盃。
他想要變得優秀,所以他拼命地訓練和努力,來國家隊之前,有人叫他天才,但駱景從不覺得自己是天才。
哪有打不過隊友的天才,哪有天天輸球的天才,哪有因為一次傷病,就拖累搭檔,整體成績全部下滑的天才?
哪有天才,會在球館閉館前最後一分鐘才離開,哪有天才,是站在黑暗和孤獨裡,自己一個個球地重複練習?
他不是天才。
所以,他更怕被放棄!
空蕩蕩的練球場,滿地都是小球,駱景坐在地上休息,為了趕上之前的狀態,他這幾天主動提出要多訓練,但每天看到鄧奕和宋芳瑜的混雙訓練時,駱景也知道,或許自己的堅持很快就沒什麼意義了。
一個小球扔過來,他沒防備,但卻本能伸手接住了球,沒等駱景找到始作俑者,戚無的聲音就傳了過來,「還等常晴呢?」
常晴要準備單打,準備雙打——聽說她的雙打要換搭檔,這幾天教練還在考慮,黎海燕和何虹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