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宋幼湘的火氣來得快去得也快,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後,話就變得少起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統計資料上。
兩天後的會議本來應該是宋幼湘這次返京的主題,最後淪為抽空去一下。
宋幼湘沒有額外準備發言,打算直接就她跟許老匯報的定向失調這個問題發言。
她的論文已經有了雛形,資料都存在了心裡,這次會議相當於一次她的論文答辯。
在跟許老匯報之前,宋幼湘就已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思考。
許老佈置作業後,宋幼湘更是把前幾年的資料都翻出來看過,包括今年前半年統計局統計的資料。
只能用觸目驚心形容。
宋幼湘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失調問題不引起重視,最後的結果極有可能是國民經濟突然崩潰。」
真相總是有些血淋淋。
宋幼湘的結論直接被另一派代表批評為危言聳聽,目前經濟形勢分明一片大好,證明現行的方針和政策是正確的。
第九百六十三章 美妙的誤會
宋幼湘沒有跟他們吵,雖然她保持了理智,但對他們直接無視她的論據,直接對她下危言聳聽的定論十分不理解。
有了膿瘡不挑破,非要到嚴重到不可收拾的時候再調整?
「她啊,還是太年輕!」會議前排,許老同喬老坐在一起,小聲溝通。
太年輕,也太有能力,因為她的能力,宋幼湘一直高歌挺進,掌權者對她都多有包容。
不怕得罪人固然是優點,但若不夠圓滑,有些暗虧就無法避免。
許老這是先替宋幼湘在喬老面前鋪個路。
「有能力的同志都是這樣,放心吧,小宋有分寸。」喬老倒是對宋幼湘十分有信心。
現在學者界普遍認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收縮、再發展是一種正常現象。
但這實際就是出現問題之時,不及時幹預,導致問題不可收拾,然後政策強勢幹預,進入一段停滯期後,再發展。
前兩年的政策大收緊,就是陷入了這樣的迴圈。
再往前推,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兩千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這樣的情況,還容易導致最直接的問題,就是政策與人心之間的博弈。
一張一收,每次政策變化都極大,有的甚至背道而馳,這就導致上下間的關係敏感。
政策頻繁震盪,地方上下意識地會對政策可能的變化做出預防性措施。
但說句心裡話,喬老對經濟發展的前景並不擔心。
因為國家已經認識到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發了狠心要把經濟工作抓起來。
大船一旦確定方向,就會堅定不移朝目標走去。
或許會有走錯路的時候,但只要燈塔在那裡,很快就會歸航。
喬老擔心的是如今經濟學界的現狀,只抓理論,不講事實,一味地歌功頌德,未能起到原本的監督批評作用。
……
會議沒有因為個別人的發言暫停或是引發大規模討論,宋幼湘之後,還有好幾個人匯報工作。
其中一個年輕記者的發言,引起了宋幼湘的注意。
對方拿出一篇去年發表在光明報上的文章,那是一篇討論經濟發展問題的報導,是一篇過時的舊文章。
文中一個概念引向另外一個概念,洋洋灑灑幾千字,沒有半個事實佐證,也沒有任何資料支撐。
記者把文章通讀了一遍後,停頓了兩分鐘。
一篇上了報紙的報導,平時翻看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但在這種專業性的會議上誦讀,不亞於當眾凌遲,最重要的,這篇文章並不是千挑萬選選中的,不過是報紙上隨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