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說出身,桑家再不濟也是有名的耕讀之家,這些年陸陸續續也出了好幾個進士及第,眼見著就要崛起了。
再加上他們是瑞王妃作主過繼到自家的,未來也能繼承桑家的遺產,誰不知道瑞王妃有錢,手指縫裡漏出來一點,就足以兩兄弟過得很好了。
事實也證明,瑞王妃對他們兄弟是真的好,精心培養,不然他們不會年紀這麼小就中舉中秀才。
所以不少人把注意打到桑語這裡,想要和桑家定下親事,不過桑語都拒了,還小呢,著什麼急啊!
而這事她也從來沒和桑誠兩人說過,只讓他們一心考科舉,有時間就出去走走,觀察民生。
這幾年因為海貿時代的到來,整個大周稱得上日新月異,每天都有變化。
加上西北大片大片的屯田,以及海外運回來的糧食,大周幾乎已經沒了餓死的百姓,即便是荒年,也能得到朝廷的救濟和安排。
那些實在貧困的,在家鄉活不下去的,都在朝廷的安排下,遷徙到各個地方,有原本人煙稀少的廣州海南,也有海外孤島。
但凡你願意幹活,都可以找到一個出路,所以整體上百姓的日子是越過越好的。
在這裡劇烈的變化下,你不親自出去走走看看,是很容易遺漏很多資訊的,所以桑誠在學習之餘,大部分時間都放在接觸各行各業的民生中了。
他也從來沒想過以後會娶什麼樣的妻子,反正不管娶誰,姐姐做主就好。
然而今天,在林如海解答完他的問題後,提出了一件事。
&ldo;馬上又是選秀年了,玉兒和你同歲,雖然我已經上書讓玉兒不必參加,但為了保險,我決定給玉兒訂下一門婚事。你是我的弟子,這兩年我也瞭解了你的品行,同時我也知道你和玉兒雖然時時競爭,卻也沒傷了情分。而且玉兒的性格我瞭解,是個好強愛詩文的,她的才華世界少有,要是找一個比她差的,婚後相處中難免傷了和氣。但你不一樣,你們旗鼓相當,從小是比著長大的,我知道你也不介意玉兒的才華出眾,甚至在寫詩上超過你。所以我想著,還是你們兩人合適,從小長子,情分夠,互相也瞭解。&rdo;
林如海看他恍恍惚惚,好似回不過神來,&ldo;當然,結親是結兩姓之好,你回去和王妃商量一下,願意就上門提親,不願意也無妨,你依然是我的弟子。&rdo;
桑誠點點頭,轉身要走,突然覺得不對勁,又轉回來,嘴張了合,合了張。
&ldo;你要說什麼?&rdo;林如海面無表情,高深莫測。
&ldo;師妹,願意嗎?&rdo;桑誠覺得,這事還是要林黛玉願意才好,老師莫要強求於她。
林如海的臉上這才露出一抹微笑,撫著鬍鬚道,&ldo;她沒有反對。&rdo;
實際上,林黛玉聽後也是這般驚訝,恍恍惚惚吃完飯,恍恍惚惚離開。
不過之後她也沒有提出反對的意思來,林如海就知道,她心裡是願意的,這才和桑誠提起。
現在看桑誠這反應,和林黛玉如出一轍,不由失笑。
這兩個孩子交往過密,時常書信往來,雖是借著他和瑞王妃的名義,信裡也只交流學問上的事,但外人知道了,肯定以為他們之間情意深厚。
還沒開竅啊!
桑誠聽到林黛玉沒反對,心裡一喜,嘴角不由裂開,對著林如海行了一個端正的大禮,然後忙不迭出去了。
他急切地想要回去,告訴姐姐這個訊息,然後讓姐姐為他求親去。
他即使是再不懂,也知道林如海的千金不愁嫁,會選中自己,除了自己是他弟子的緣故,也因為他從小和林黛玉相處,兩人有別人沒有的情意,林如海是顧慮林黛玉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