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疾逼著原主記下了整整三年的揚州鹽稅,原本桑語以為,是這些鹽稅裡有貓膩,這是有人貪汙的帳本證據之類的。
可剛剛默背的時候,她發現了一點不對勁,似乎這帳本里還隱藏著什麼。
隱藏了什麼?
桑語一時間理不清,現在又在大堂上,容不得她細細思考,只好停下來,等這件事過去再說。
不過她也猜測,或許這金貴的瑞王駕到,是為這帳本而來。
休息的功夫,城南的李老大夫終於到了,和他一起的還要藥童,他們共同證明桑疾的小拇指受傷,很嚴重的骨折,是會影響書寫的。
隨後沒多久,三個仵作的卷宗也呈了上來。
王節細細對過,然後傳給瑞王,&ldo;相差無幾。&rdo;
等瑞王和林如海都看過,卷宗傳到了桑語手裡。
桑語接過來一看,心裡漏了一拍。
這上面寫的居然是,桑疾是自殺,深夜裡,他在監獄用褲腰帶吊死了自己。
桑疾居然是自殺?!
桑語心裡一沉,雖然她知道桑疾是崔景明殺害的可能性比較小,畢竟被抓來三天就死了,怎麼看怎麼不對勁。
崔景明自詡安排好了一切,不會有任何漏洞,當然就不會急切地殺了桑疾。
可桑疾確實死了,於是桑語猜測是其他人下的手,比如甄家,比如林如海。
甄家很好理解,可以藉此栽贓嫁禍給崔景明。
崔景明乾的這事非常粗糙,她不信甄家沒發現端倪,發現了後順勢而為,在牢里弄死桑疾,然後在最後關頭揭開真相。
就比如剛剛發生的一切,只要證明桑疾是他殺,崔景明的嫌疑就洗不清了。
畢竟人是他陷害的,關在他管轄的知府大牢,才三天就死了,這事崔景明就是有百張嘴都說不清。
而崔沖逃了,他就更說不清了。
雖然沒有實證,但就此參崔景明一本,順便攻訐太子,多好的事啊!
而林如海那裡,桑語不瞭解他和桑疾有沒有齷齪,但林如海這個巡鹽御史初來乍到,一定和桑疾這個鹽官有摩擦。
桑疾的官位做的不錯,但有些可以拿的東西他也沒少拿,如果林如海要發難,找桑疾的弱點也是一種方式,可以豎立自己的權威。
而現在都不需要他動手,桑疾被崔景明關了,只要桑疾死了,揚州的鹽稅會率先交到他手裡監管,誰讓他是巡鹽御史呢。
等到下一任管理鹽稅的同知走馬上任,他早已掌握了揚州鹽稅的情況。
當然了,這是桑語就於目前的資訊,做出的淺薄判斷,但不管是誰幹的吧,一向身體健康的桑疾三天暴斃於監獄,總是有貓膩的吧?
桑語抓著不放,並不是為了給桑疾之類的,或者感謝原主把身體讓給她。
沒有,雖然打起了精神繼續活下去,但她本身並沒有活的慾望,所以並不感激原主。
她之所以緊追不捨,一是為了自己受的罪,二也是為了掃清障礙。
這個害死桑疾的人,會不會在事情過後,來對付自己?
非常有可能,所謂斬草除根,他很可能不會讓自己活著。
與其千日防賊,不如下手為強。
這才是她撐著難受的病體,一直在這麼強撐的原因。
然而萬萬沒想到,桑疾居然是自殺!
這並不叫她好受,反而更鬱悶了。
明明是被冤枉的,桑疾為什麼要自殺?這裡肯定有更深層次的緣故。
而桑語覺得,桑疾或許捲入了一場陰謀,一場龐大的,足以毀天滅地的陰謀!
加上那三年的帳本,帳本里隱藏的資訊,消失的原主長兄,